18亿民生支出让百姓生活更好
——爱辉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爱辉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为引领,坚持带着感情和责任抓好民生工作,紧紧抓住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2018年,民生支出1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0.6%,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统筹推进小额扶贫贷款、光伏发电、“村社一体”等10类扶贫产业,贫困群众产业覆盖率100%、人均纯收入达6769元,高于我省标准90%。改造贫困群众危房78户,新建15个贫困村卫生室、改扩建15个村文化活动场所和实施35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保障水平全面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要求。在严格落实上级政策的基础上,自抬标杆、创新举措,为贫困群众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100元商业医疗保险,将各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免除普通高中困难学生的学杂费,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新生每人资助5000元。全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建设风雨教室、教师周转宿舍等40余项基础设施,社区教育学院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市幼儿园获评首批“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成为全国唯一被命名的幼教机构。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入选全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教育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完成疾控中心实验室、精神病院二期建设,推进市二院信息化项目,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工程,惠及9354名贫困人口及45~64周岁农民,顺利通过国家健康促进区评估验收,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爱辉广播电视站演播厅投入使用,举办“区长杯”大型文体活动20余场次,进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行列。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出版《江·魂·根》书画集,瑷珲村成功申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举办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5周年和瑷珲上元节、库木勒节、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等民族民俗文化活动,省民族歌舞团“中华民族一家亲”走进爱辉展现民族文化魅力。发挥对俄人文交流优势,开展中俄少数民族文化季系列活动,举办“百姓迎春”中俄秧歌汇演、中俄广场舞大赛等文体活动,打造“一带一路”中俄地方合作交流新典范。
民生保障能力增强。完成疾控中心实验室、精神病院二期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健康促进区评估验收。统一为1.3万名城乡中小学生缴纳医疗保险,城乡低保标准连续12年增长。稳步提高社区工作者补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分别增长5%和4%,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医保财政补助分别提高至108元/人月和490元/人年,机关事业职工住房提租补贴、住房公积金财政匹配比例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持续拓宽创业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74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300人,登记失业率低于全省1.06个百分点。提升社区便民服务能力,新增社区用房4处,人保财险社区荣获“国际级防灾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实现基层计生、低保、文化等社会事业“一站式”服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达到省级标准。全力推进市区棚户区改造、天然气管道、跨江空中索道、黑龙江大桥桥头区征占地工作。扎实开展“法治建设年”活动,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积案治理”,荣获“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打掉恶势力团伙两个,促进边境和谐安宁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