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西四嘉子村关万中家的发芽葱种植大棚,新鲜的气息扑面而来,翠绿的葱叶儿包裹着水嫩的葱白,一排排发芽葱整齐地立在床土中,有些葱已打捆摆好,等待送往黑河市区市场。
“我们兄弟三人跟父亲学会了种葱,在村里种发芽葱的有20来户,我家今冬净菜产量能达到1000多公斤,预计收入上万元,全村种葱农户估计收入能达到17~18万元。”关万中说,他家种植发芽葱已有20多年,利用大棚冬闲季种植发芽葱,提高了大棚利用率,不仅对早春菜栽培没有影响,还有利于大棚轮作倒茬,减轻蔬菜病害。
为发展庭院经济,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春节前夕,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邀请爱辉区工商联会员企业与100多名村民进行座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宣讲发展冬季芽菜的市场前景和规划。企业代表“纪仔”品牌负责人纪宏业在与农户交流中,了解到今年冬季许多农户种植发芽葱滞销,为帮助农户拓展销路,解决卖葱难题,纪宏业决定联合自己的客户开展扶贫采购活动。活动发起后得到了客户们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订购发芽葱,一周时间帮助农户销售发芽葱400余公斤。驻村工作队也通过微信朋友圈和联系餐饮企业帮助拓宽销售渠道,几天时间订单销售200多公斤。
村民关福岭说,大葱起下来就得卖出去,不能长期存放,都是每天骑三轮车挨个店送,销量不大还辛苦。这样“单打独斗”肯定不行,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没有规划就没有发展前景。
驻村工作队队员杨利国在帮助农户解决发芽葱滞销问题时,发现了症结所在,他说,目前黑河市区市场销售的发芽葱有嫩江外进的和爱辉区幸福乡的,要想占领大葱市场,不仅要建立组织形成规模,还要解决产品单一问题,走初加工、精加工、直接配送的路子,实现规模化、品牌化、产业链条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