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优种植结构 促进农民致富
今年我市计划种植大豆1200万亩玉米300万亩小麦200万亩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备春耕生产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进一步组织和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绿色农产品,全市将种植大豆1200万亩、玉米300万亩、小麦200万亩、水稻30万亩、经济作物及其他200万亩,使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坚持市场导向与科学轮作相结合,分区域做好加减法。预计在全市南部第四积温带增加玉米,调减大豆;在北部沿江区域增加大豆,构建以大豆、玉米为主的轮作体系;在第五、六积温带扩大小麦种植,积极发展杂粮杂豆、马铃薯、汉麻等特色经济作物,构建以大豆、小麦、特色经济作物为主的轮作体系。各地在挖掘现有基础上,发展鲜食玉米、水果玉米生产和食用菌、北药特色种植项目。全市南部县(市)落实“北菜南运”战略,北部县(区)扩大对俄果蔬出口,在城镇郊区建立蔬菜、瓜果及其他经济作物轮作制度。
推进绿色优质食用大豆种植,以黑河43等食用大豆品种为主攻方向,开展专品种生产、收获、储存、销售,建设优质绿色小粒豆生产基地和高纬寒地优质大豆核心区,统一使用“黑河大豆”地理标识,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扩大绿色优质强筋春小麦规模,在全市第五、六积温带建设150万亩以龙麦35、龙麦36等强筋专用品种为主的生产基地,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进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嫩江鸿兴面粉、五大连池开发面粉等企业联合,开发高、精、尖产品,构建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发展特色专用玉米生产,结合畜牧业发展需求,计划种植青贮玉米10万亩。加大特色经济作物开发,扩大高淀粉、高单宁高粱种植面积。探索汉麻纤维、制药、食品等综合开发新途径,建设麻纤维种植基地10万亩。发挥林下资源丰富优势,新增蓝莓、蓝靛果、大果沙棘等小浆果种植基地两万亩,计划新增北药种植面积3万亩。积极开发玫瑰花、薰衣草等特色花卉种植。
发挥农业科技园区作用,大力推广大豆大垄密植、玉米通透密植、水稻旱育稀植、小麦早高密等模式化栽培技术。加快农业“三减”示范区建设,引进推广鸭稻、蟹稻等生态生产模式。重点培育“黑河大豆”、“硬红春”、“北纬49度”、“中兴牧业”、“宜品乳业”和“大小兴安岭山珍”等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好全市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争取工作。加快93个“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