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群众为导向 以精准扶贫为抓手 以作风建设为根基
逊克县强基层党建富美丽边城
逊克县将基层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扶贫工程、作风建设相结合,以打造党建服务平台为载体,努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建设美丽和谐新逊克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以服务群众为导向,打造民生品牌。逊克县开展“党建引航富边城”主题实践,依托“沿江服务群众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带”建设,选育确立产业创新型、民主管理型、科技支撑型、知青引领型等各具特色的10个党建示范点。各示范点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与12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同时注重整合部门资源,加大党组织组建覆盖力度,对贫困党员创业、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脱贫致富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关怀帮扶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党员,落实好相关生活补助救助政策。深化“三个领路人”活动,努力把农民培养成种养大户,把优秀人才培训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使党员成为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发展、带动产业创新的领路人。将党务学习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坐下来”的培训模式,进一步整合利用县域优秀培训资源,大力实施远教工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举办党政热点、涉农政策、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党员党性观念,提高为群众服务本领。
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实现与基层党建“无缝对接”。逊克县建立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了县处级领导干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和县直责任部门联系帮带、包村干部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层层建立了“责任区”,实现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无缝对接”。选派年轻干部参与精准扶贫。专门抽调了56名35周岁以下年轻优秀干部,与5名市派和17名县派驻村第一书记共同入驻全县78个行政村,以农村饮水安全、泥草房改造、农村道路升级等项目为抓手,通过多渠道策划、包装、捆绑帮扶项目,整合财政、农业、交通、水利、电力、住建等涉农项目资金,加快贫困村环境整治、道路治理等项目建设,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面貌。
以作风建设为根基,健全内控体系。这个县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开展底线教育、家风教育、党风廉政教育,通过“知规矩,明底线”大讨论,引导干部牢记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重大事项听证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运用听证会、民主讨论等方法,帮助群众提高认识、化解疑虑,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办事公开机制和岗位承诺制,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加大对热点、重点岗位人员定期交流或轮岗力度,多形式开展权力观和廉洁从业教育,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岗位监督。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通过单位定期自查、组织年度检查和社会评议、表彰奖励等方式,狠抓制度落实,规范党员干部权力运行。深化基层党建巡视制度。县委选派20名组工干部作为基层党建巡视员,推动全县285个基层党组织党建责任落实。通过蹲点调研摸清基层党组织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各项制度规范和执行情况,对全县9个村屯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更新残旧的制度图板和电脑桌椅等办公设施。对各支部工作运行情况进行剖析和评估,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找出工作特色和短板所在,转变基层工作作风,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双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