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线,通过政策引导、投入保障、技术赋能、市场驱动“四向发力”,推动重点热电企业绿色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步提升,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政策先行,筑牢转型发展新基础。为破解企业碳管理能力薄弱难题,市生态环境局多次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宣传解读《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方案》等政策规定,通过集中培训、现场座谈、微信答疑等方式,开展政策解读活动10余场,覆盖重点排放企业20余家次,系统讲解碳核算指南、履约要求及交易规则。针对数据管理痛点,指导落实“采集-核算-分析-报送”闭环严密管理程序,对7家发电企业实施碳排放数据月度信息化存证,通过燃料采样标准化、数据交叉核验等手段筑牢数据根基。
加大投入,锻造良性循环新实力。黑河市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率先投入1.5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对7台机组、8台锅炉应用多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同比下降97%、63%、92%,年减排主要污染物总量达2269吨。支持该企业同步投资1.1亿元建设烟气余热回收工程,使锅炉效率提升19%,年节约标煤2.1万吨、减碳5.6万吨。2022年至今,在供热面积增长10%的同时,耗煤量逆势降低5%,形成“能效提升-成本下降-减排增效”良性循环。
技术支撑,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该局主动对接、积极协调省生态环境厅,邀请碳排放核查专家深入黑河热电、嫩江盛烨、孙吴海峰等重点企业,现场解决供电煤耗核算偏差、信息化存证填报错误等技术难题,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组织企业参加国家及省级碳管理培训5次,覆盖相关工作人员200余人次,推动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勇闯市场,释放生态效益新红利。助推黑河市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探索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减排指标进行跨地(市)交易,成交金额达1600万元。同时,在碳市场领域,市生态环境局帮助7家发电企业通过精准管理实现碳排放配额盈余103万吨。其中两家企业共实现53万吨配额交易,创收4500万元,开创传统热电企业“降碳创收”新模式。
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强化监管与服务,推动更多领域生态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黑河高质量发展的“金色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