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湛技艺为设备安全运行护航
——记全国劳动模范、北安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维修班班长王成仁
在北安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有一位中等身材,干练沉稳,憨厚笑容的“工匠”,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维修班班长王成仁。
图为王成仁(中)在操作摇臂钻床(资料片)
2016年,王成仁来到处于建设期的北安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维修钳工。为了让企业尽快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他吃住在一线,学德语看说明、查资料画流程,刻苦钻研技术,学习掌握设备性能,正是这种踏实、肯干的钻研劲,让他很快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维修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逐年提升,保障设备有效运行工时356.67天,降低故障工时1.21天。
尽管维修技艺已是炉火纯青,可王成仁并不满足。投产初期,玉米蛋白产品质量、产量遇到瓶颈,他带领团队通过科学的控制手段,实现蛋白系统产量、高蛋白含量以及合格率三提升,每吨蛋白售价高于市场价5元,每年创造价值约221.6万元,创新成果在全国玉米蛋白生产行业推广。随着设备运行时间增加,设备进入疲劳期,螺旋输送机吊瓦轴使用周期短,出现故障会严重制约生产负荷。王成仁不断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实践中,完成增效、降耗类CI项目8项,自主研发的润滑介质装置投入使用,将原6个月换吊瓦轴提升到18个月换轴,增补了国内空白。
为确保作业安全,王成仁主动请缨成立攻关小组,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主梁滑套机构,大幅降低主梁断裂故障率,实现连续8年无安全事故,为企业安全生产稳定提供保障。牵头开展提能保产工作,连续吃住在车间一线,创新实施的干燥工段设备管理、嵌入维护工作法在全国推广,公司玉米破碎产能由85.60万吨/年提升至105.78万吨/年。8年间,累计完成检修任务2136项,技术创新型改善类126项,修旧利废380余件,总计创造价值1000余万元,设备运转率、故障率、关键设备故障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就这样,凭借日积月累的维修经验和日益精湛的维修本领,王成仁成为同行业响当当的楷模,面对复杂工作任务他从不退缩,凭借勇毅创新的精神,始终坚持安全作业一线。他用自己的坚持,带动团队共同进步,有效发挥了东北大粮仓产业一线农业技术工匠“压舱石”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