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我市深入践行“四个农业”理念,立足高纬寒地的地域特点,紧扣“本地化、健康化、特色化”发展主线,创新推动现代设施农业蓬勃发展,在丰富广大市民餐桌的同时,也为村民们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助力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
高位推动,筑牢发展根基。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全会报告与市政府工作报告均对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作出明确部署,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信心。细化工作举措,起草加快推进现代寒地棚室设施农业发展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一核、两区、三点、一带”的发展布局,将设施农业工作目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制度之力保障发展稳步推进。
示范带动,加速目标落地。打造示范典型,指导各县(市、区)分别打造设施农业试点村,量身定制建设方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激发当地设施农业发展活力。发展特色产业,爱辉区的日辉和虔禾、孙吴县的莓之恋、嫩江市的臻鲜等草莓育苗企业在业内脱颖而出,年产超1200万株、产值1800万元,畅销北京、新疆、杭州、丹东等地;爱辉区的寒地小龙虾产业示范基地今年预计供虾苗1000万尾,有力带动黑河及周边地区的寒地小龙虾养殖,预计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上。推广标杆案例,广泛宣传爱辉区草莓育苗、寒地小龙虾养殖、亚洲飞蝗养殖及加工,孙吴县的“蘸酱菜”种植,嫩江市的发芽葱种植等成功实践,为全市设施农业发展树立可借鉴、可复制的榜样。
齐心推动,凝聚发展合力。积极主动与省农业农村厅沟通对接,全力争取设施农业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号召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出台设施农业优惠政策,今年拟投入195万元,全面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指导全市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向设施农业领域倾斜,今年计划投入1026.8万元,重点推动逊克、北安、孙吴和五大连池等地区设施农业建设;鼓励金融和保险机构深度参与设施农业发展,探索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全市上下形成共谋设施农业发展,齐心协力推动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短评】设施农业点亮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进程中,设施农业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它打破自然条件束缚,开创生产新模式。不仅通过精准调控提升生产效率与稳定性,增强抗风险能力,还凭借精准种植、节能设施、生态循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不过,设施农业发展也面临挑战。一方面,前期建设与设备投入成本高,让不少农户和农业企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限制了设施农业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
要破解这些难题,我们应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补贴力度,降低从业者成本压力;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培育专业人才队伍。相信在共同努力下,设施农业将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描绘出农业发展的崭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