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执着和责任破译“指纹密码”
——记省职工岗位“云讲述”百强作品讲述人、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警务技术三级主任安岩松
从业27年,他勘查了超过1000起各类案件现场,出具检验鉴定书700余份,无一出现差错;在刑事技术岗位上,他贡献巨大却甘于默默无闻,他就是省职工岗位“云讲述”百强作品讲述人、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警务技术三级主任安岩松。
图为安岩松(左)在工作中(资料片)
1998年7月,安岩松以优异的成绩从黑龙江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毕业,作为优秀毕业生的他,放弃了大城市的发展机会,选择了回到家乡黑河从事刑事技术工作。2009年,安岩松肩负起了筹备申报国家认可实验室的重任。他从零开始,牺牲休息时间,组织团队攻关,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数十万字的支队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制作了38个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并对各个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及运行状况进行了逐一检查、规范和优化。在他的辛勤劳作下,2010年9月,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现场评审,颁发了资格证书,成为当时全国仅40家获得认可的公安鉴定机构之一。在此基础上,安岩松负责的认定工作还在2016年顺利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在他的指导下,黑河所辖的3个县(市、区)也顺利通过资质认定现场评审,他本人也成了省级资质认定的评审员。
指纹比对是一项既枯燥又乏味的工作,然而,每枚指纹都与人民的安全息息相关,与正义的实现紧密相连。了解安岩松的人都知道,他性格稳重,面对任何复杂案件都能保持冷静。他对待工作极其认真,甚至可以说是较真,拥有不实现目标决不罢休的坚韧毅力。2018年6月,安岩松接手了指纹比对工作。他归纳出“特殊标画追线法”和“辅助信息排查法”,业界人士称之为“安岩松指纹工作法”。
“痕检工作不仅需要实事求是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具备严谨细致的‘火眼金睛’。”安岩松说。面对一枚枚残缺不全、形态各异的现场指纹,他凭借深厚的功底,潜心学习,深入研究,查询比对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案件指纹。通过自创的指纹工作法,他直接比对成功,破获了百余起各类案件,其中包括数十起命案积案,他提供的关键线索得到了公安部和省厅的高度认可。
为了传承这项技术,打造一支“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职业化”的刑事技术队伍,2023年,市公安局党委作出决定,成立“安岩松指纹工作室”,选调五名刑事技术专业的新生力量加入工作室,并对全市的技术民警实施了持续性的轮训计划。通过集中授课和现场实践指导等方法,安岩松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多年积累的刑事技术经验。由此,一批掌握痕迹技术前沿的专家型人才崭露头角,为黑河公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化人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