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棚”春色关不住
——嫩江市嫩江镇设施农业蓬勃发展
臻鲜采摘园的草莓,果红叶绿分外喜人;春海蔬菜的菜苗果蔬,绿意盎然;新合村中国最北樱桃园,生机一片……嫩江市嫩江镇设施农业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展现着嫩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特色和新方向。
图为草莓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生机一片
地缘资源是嫩江镇发展设施农业的基本要素,其近郊优势,让采摘园和果蔬种植成为乡村致富、乡旅融合的重要“支点”。该镇立足镇情实际,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良好资源,大力培育发展富民产业,积极发展“大棚经济”,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兴旺之路。目前,全镇拥有313个棚室,涵盖冷棚、温室,越冬棚室,面积约25万平方米。裁红点翠、春色满“棚”,草莓、香瓜、西瓜等绿色果蔬,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更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
种植户李春海经营春海蔬菜种植园,分时段、分产品进行棚室种植,每天将蔬菜送到城里市场,很受欢迎。他家的大棚内种植着600多平方米的蒜苗,每天他都穿梭在蒜苗之间,看到生长状况良好的蒜苗,心情也跟着一片“欣欣向荣”。
“镇里发展设施农业,可以形容为‘成果斐然、多点开花’。”嫩江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邵海娜介绍说,新合村有投资1056万元建成的6万平方米的“四季草莓”基地,配备先进的温控、灌溉系统,年效益约200万元,为当地提供了30余个就业岗位;新合村樱桃园投资900万元,丰果期年收益约200万元;团结村生态采摘园投资258万元,年均利润15万元;团结村玉龙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松茸,年收益26万元……此外,还有150余户个体户经营棚室蔬菜种植,有效保障了主城区“菜篮子”的稳定供应。
嫩江镇将设施农业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重点,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邵海娜说:“设施农业反季节生产的特性,有效拉动了嫩江镇一二季度农业产值,预计今年一二季度拉动增长率可达5%左右。”
下一步,嫩江镇将在大棚种植面积150亩的基础上,力争实现400亩的目标,吸引各方投资,努力打造省内一流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将深度融合设施农业与农旅产业,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研学基地等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设施农业的魅力;联合农业部门与高校,开设多场景教学基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