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3日电 以土地流转为契机,促黑土焕发新“钱”力。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灵活的土地流转模式,不仅节本增效稳定农民收入,还能严控品质补齐产业短板,以点带面,赋能乡村振兴。
不久前,在西岗子镇曹集屯村的爱辉区农新农机合作社土地流转租金发放现场,村民们正按照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签订顺序,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完成核实、签字、领钱等流程,整个过程迅速且高效,领到土地流转租金的村民喜笑颜开。
“我自己有80多亩地,包给合作社比自己种划算,现在领钱,下午存到银行,自己心里就踏实了。”曹集屯村村民车明庆说。
一旁的曹集屯村村民宁丽燕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是春天先投入籽、肥等农资,“得先拿几万块钱出来,等到秋后卖粮了才可以见到回头钱,还不知道能挣多少钱;现在挺好的,一垧地给13000元,春天就开始拿钱了”。
爱辉区农新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24年,成立之初就以土地流转发放租金的方式整合村屯土地。经过一年的实践,积攒部分经验的合作社理事长陈亮,在去年秋收后的第一时间就与村民进行协商,按照村民提出的每垧地13000元的价格,达成了土地流转协议,并根据秋起垄整地、春耕地播种等农作自然规律,制定了在2024年秋末向每户支付每垧地3000元的定金,在今年春耕前夕结清10000元尾款的协议。
截至目前,爱辉区农新农机合作社已整合西岗子镇曹集屯、坤河乡坤河村等2000垧土地,共支付租金2600万元。大规模的土地整合,也解决了陈亮的粮油食品公司制作的笨榨豆油原材料品质参差不一、供应粮源不充足的问题。通过土地流转、发放租金、整合土地、耕种大豆,不仅把控了大豆品质,也完善了从耕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产业链条。
“让老百姓先把钱揣兜,这样老百姓也规避了风险,解放了劳动力,会开车的给我们开开车,不会开车给我们加加籽,加加肥,也给他们增加了一份收入。”陈亮说。
近年来,西岗子镇结合自身实际,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让黑土焕发新活力,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我们积极倡导农民将自己分散的土地集中入社,统一耕作,发挥合作社的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这样既能够让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合作社也能够稳定发展。”西岗子镇副镇长刘晓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