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逝有所安”惠民工程
——我市统筹推进殡葬业改革
我市统筹推进殡葬领域改革,以“党有嘱托·民政牵挂——逝有所安”服务品牌建设为引领,构建殡葬领域“制度保障+民生服务+文明引导”协同治理体系,将“以人为本、公益惠民”理念贯穿“殡、葬、祭”三个环节,不断提升殡葬基本服务普惠性、均等化水平,积极主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减轻人民群众治丧负担。
坚持高位标准 殡葬改革有深度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委常委、副市长任总召集人,23家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殡葬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紧扣殡葬改革重点,深入研究推进殡葬利民实事、优化殡葬设施布局等关键任务,多次实地走访调研殡葬服务机构,了解基层一线实际情况和困难问题。同时,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确保相关部门在殡葬改革中目标一致、行动统一,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推广绿色殡葬。积极推广绿色文明殡葬,出台奖励补助办法,采取扩大生态葬奖补范围、提高生态葬奖补标准、增加生态葬项目三项措施,有效推动殡葬方式向生态化、集约化转变,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2024年,为316名逝者家属发放生态葬补贴58.06万元。夯实基础设施。为优化群众治丧环境,满足群众对绿色殡葬的需求,投资9898.8万元用于殡葬领域建设,建成2处生态葬区,争取上级资金2360万元用于建设骨灰寄存设施。截至目前,公益骨灰寄存设施惠及人口42.1万人,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补齐了骨灰寄存设施短板。
坚持疏治结合 服务群众有温度
强化同频共振,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定期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确保殡葬领域风清气正。引导全员参与,形成多元监督。建立殡葬领域社会监督员机制,聘请社会监督员,充分发挥监督“前哨”作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同时,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群众诉求,让殡葬服务“接地气”“有人气”。全面排查起底,规范机构收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殡仪服务机构收费项目大排查,规范、调整、取消8所殡仪馆项目合计148项,下调价格共12.8万元,殡葬服务收费更加透明合理。
坚持便民惠民 政策出台有力度
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选取爱辉区为试点,出台实施办法,免除爱辉区城乡户籍居民四项基本服务费用,最高免除额度达792元。积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办法,截至2024年底,惠民殡葬政策覆盖全部行政区划和全体户籍居民,惠民殡葬补贴累计惠及5160人次,减免金额达381.9万元。移风易俗倡新风。紧紧抓住清明、中元、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倡导网上祭奠、鲜花祭奠等文明祭扫方式,大力宣传绿色文明殡葬理念,建成全省首家殡葬文化馆,展示殡葬历史文化,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累计接待参观群众3.8万人次。出台农村殡葬补贴实施办法,保障移风易俗,助力形成文明节俭殡葬新风尚。普惠政策再提升。为进一步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出台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对城乡户籍居民逝者骨灰寄存费用实行完全免除。截至目前,已为4000余名逝者家属免除骨灰寄存费用,每年预计可为群众减免3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