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获得经营场所工作专班持续以“服务至上、创新引领”为导向,高质量推动工作任务落实落靠,打通惠民利企“最后一公里”,获得经营场所工作质效全面提升,登记工作便利度持续优化,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贡献积极力量。
专班成立以来,统筹25项重点任务和97项细化指标,制定《任务清单》《指标清单》,通过18次专题会议高效推进落实。建立“督导+晾晒”机制,对市县两级指标动态监测,针对建筑许可、财产转让等薄弱环节下发督办单20期、工作提示12期,确保问题整改精准到位。聚焦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出台用地清单、智能审批、环评服务等17项制度文件,形成长效机制,推动服务效率提升30%以上。
专班坚持服务至上,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牵头抓总,与成员单位紧密配合,全面提升工程项目全流程服务能力。深化土地供给,积极推行“标准地+用地清单制”新模式,土地供应前完成评估、普查等环节,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优化审批流程,市住建局梳理44项审批清单,建立全市统一、规范、便利的审批服务流程,推出市政联合报装服务,实现一口登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踏勘、一次承诺、一并接入、一网流转;市环境局推进23条惠企减负政策落实,对200余个建设项目精准服务,全市59个省重点项目实施环评保障服务率达93%。强化司法服务,市司法局联合市人社局创新“仲裁+公证”公共法律服务机制,降低纠纷发生率,减少诉讼成本。提升登记质效,推行“一站式”办理,不动产登记实现“交地即交证、竣工即交证、交房即交证”,压缩登记时限,东奥气体二期项目创省内“六证齐发”纪录;与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12个部门实现线上核试验、获取证明、电子证照互通;压缩登记时限,二手房转移登记实现15分钟高效办结。
专班成立创新小组,全年推出8项改革举措。市自然资源局、市税务局联合推行“土地含税费出让”模式,实现红河谷寒地试车项目税费“一次核算、动态监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针对企业融资难题,创新推出“预抵押无还本续贷”“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等模式,破解续贷周期长、成本高等痛点。建立不动产抵押权与租赁权冲突处理联动机制,推出“N+居住权”登记服务,惠及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真正做到为企业和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