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基层红色堡垒 打造社会治理典范
——爱辉区深入实施城市党建“五化一体”行动
爱辉区坚持把城市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领域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力点,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出城市党建“五化一体”行动,抓实抓牢共建、服务、队伍、阵地、品牌建设关键点,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城市基层党建活力倍增、社会治理富有成效,切实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 汇聚多元力量 推动联动响应系统化
积极构建区域化的组织联动体系,强化整体设计和系统建设,建立街道、社区、网格、驻区单位联动响应机制,吸收驻区单位骨干力量担任街道、社区党(工)委兼职委员,新就业群体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确保多方力量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建立职能部门资源、社区居民需求、协商共建项目“三张清单”,推动在职党员在小区管理、老旧小区改造、城乡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社区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进网格、进小区服务群众机制,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在包保社区、居住地小区临时党支部参加主题党日、开展志愿服务、解决民生实事、过政治生日“4个1”活动。大力实施加强物业企业服务质效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接管、基层治理住宅小区自治、引进物业进驻、政府保障服务“五个一批”工程,倡议动员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积极参与居住小区业委会组建,帮助居民小区新成立业委会13个、物委会31个。
B 激发组织活力 推动治理服务精细化
全面推行“大工委”“大党委”模式,实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五级服务体系,建立“党委牵头、支部落实、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多方聚力”工作格局,不断优化“组织链”,延伸城市基层治理深度,以组织体系优化推动治理任务细化,全区321个城市社区网格全部建立党支部,实现把问题解决在网格内。出台网格事项准入制度、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职责任务指导清单、网格员挂牌公示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网格工作、优化网格管理,明确13方面、37大项、234个事件类型职责任务清单,形成“协同联动、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格局。依托城乡社区网格化平台基础数据、统计分析、事项办理等平台模块,实现信息有效整合、数据充分共享、运行安全高效。网格员工作日志、群众诉求、职能部门办理结果全程可追溯,平台事件办结率、群众服务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
爱辉区海兰街道网格服务驿站血压测量
C 持续强基固本 推动队伍建设专业化
编制网格员应急调处工作手册,开展网格员业务能力大比拼,全面提升网格感知能力、处置能力和服务能力,94名专职网格员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通过开展考评激励全效提升行动、招聘优秀网格员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推行社区书记公职化等方式,打通向上通道,有效激发基层干部干事热情。积极探索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分制,组建志愿服务队112支,配备专职网格员672人,“两专一兼”网格员队伍达3000余人,设置“党员先锋岗”“社区能人岗”36个,开设志愿服务项目25个,通过小区现场办公、派单认领、上门对接、线上反馈等方式,点对点、面对面解决群众问题2600余件次、收集采纳建议350余条。
D 构建服务矩阵 推动红色阵地便民化
采取区级创建、移动板房改建、社区自建、物业联建、街校融建、社企共建的“六建模式”,搭建“1万平方米区级党群服务中心+4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1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32个网格党群服务驿站、爱蜂驿站、红色物业、党建特色网格小区”的“1+4+15+N”党群服务矩阵。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政策解答、心理辅导、义诊义剪等服务项目20余个,室内着重打造“5+X”功能区块,包括党性教育、服务群众、会议培训、图书阅览、文体活动五个基本功能区和拓展功能区。网格党群服务驿站以“一室多能、集中服务、共建共享”为目标,将志愿活动、综合业务、帮办代办等服务送到小区,打造居民身边的民情收集点、百姓说事点、文明实践点。
E 突出示范引领 推动党建工作品牌化
坚持将党建品牌创建作为改革破题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一社一品”行动,指导社区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党建品牌,召开社区党建品牌征集会、发布会,依照符合时代要求、特色鲜明突出、示范带动力强、党员群众认可的标准,确定“爱心家园多彩党建”“红色引领蓝盾护航”等一批社区党建品牌。每个社区在党建品牌中注入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内涵,创建“135共治”“红网领航365”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子载体”15个,切实将品牌效应落在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群众上。有5个城市社区被评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形成党建品牌示范带。积极创建“红色物业”党建品牌,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高标准培育“红色物业促服务宜居信誉守安康”“党建引领促发展真情服务暖民心”党建品牌,形成党建引领作用明显、行业监管科学高效、物业服务规范有序、生活环境和谐宜居的示范效应,2个物业党支部被评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