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明玲在作主旨发布时表示,作为向北开放的重要平台,黑河自贸片区牢牢把握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在市场准入、要素流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跨境通道建设和跨境产业集群建设,使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显著提升,为助力我市打造向北开放战略平台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开放合作“枢纽地”,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扩大贸易规模,贸易额连续4年呈高位增长,2020年—2023年增幅分别为63.7%、57.2%、137.4%、56.9%。今年1—9月,黑河自贸片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完成238.72亿元,同比增长16.36%,高于全市3.6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96%。有外贸业绩的企业达28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1家。推动跨境电商持续增长,发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培育形成对俄跨境电商核心聚集地。9610/9710/9810监管中心开仓运营,俄速达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通过哈尔滨海关验收。俄罗斯“卡口林克”清关场所实现跨境电商货品清关。引入国欧、艾姆勒中方企业与俄罗斯头部电商平台建设官方边境仓。1-9月,黑河自贸片区跨境电商共完成8.30亿元。加快完善保税物流功能,积极拓展保税仓储、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等功能。推进启动黑河保税物流中心(B型)冷链业务及跨境电商1210出口业务。1-9月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贸易额完成5.53亿元,进出口额排名居东北三省首位。“哈尔滨—黑河—叶卡捷琳堡”国际邮路稳步运行,共发运邮车585台,转运国际邮件总计20.7万袋。推动互市贸易稳定发展,新建9.6万平方米黑河公路口岸互市贸易交易中心和3.4万平方米公路口岸互市贸易产业园。引进贸易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大豆等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常态化。年初以来,互贸进口大豆1.8万吨,贸易额6865.8万元,参贸边民9138人次。黑河自贸片区内有边民合作社34家、互贸落地加工企业8家。
聚焦产业集聚“强磁场”,推动中俄跨境集群共建共荣。将“五大经济”融入自贸片区建设整体战略,构建了“335”现代产业体系。跨境农林产品加工产业稳步推进,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及配套要素,引导行业整体向精深加工领域发展,丰泰集团大豆加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丝路8万立方米木材项目启动生产,首列中欧木材专列成功进口,“两国双园”跨境木材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数字经济大厦实现封顶,生物经济产业园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大黑河岛房车露营地投入使用,百度数据标注基地项目进驻大黑河岛国贸城,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项目即将竣工。
聚焦高水平“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打造客货畅流大通道,1-9月,公路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46.5万吨。水运口岸进出口货物、进出境人数分别达到31.9万吨和63.1万人次。立体化通道功能逐步完善,北黑铁路升级改造加快建设,黑龙江公路大桥平稳运营,中俄跨境索道项目完成整体施工进度的80%,公路口岸危化品转运场地建设完成,公铁联运储存场地正进行安全评价和规划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