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克县车陆乡卫东村的名字非常响亮。这个面积26.7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48人的小村庄,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黑龙江省枫桥经验典型,建党百年之际,荣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抵边村。
走进卫东村,记者不禁眼前一亮:柏油路面宽敞平坦,雕塑、长廊、花园点缀得恰到好处,农家小院的外墙粉刷一新,家家户户的篱笆、菜园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村民王凤奎告诉记者,卫东村家家爱干净是多年养成的习惯,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来到卫东村,必须到村史馆转转。随着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卫东村的“前世今生”跃然眼前:1905年,山东招远人闯关东在这里盖了两间房居住,由此得名“两间房”村;1966年更名卫东大队;1983年改称卫东村;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20.4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实现2.8万元,较10年前增长了3倍……
张贴在村史馆墙上的“十项惠民措施”,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每年为年满70岁以上的村民发放集体红利,考上大专以上的学生发放助学奖励金,每月1日和15日为村民免费理发日……村民周彦菊说:“这么好的村子上哪儿找?现在哪村姑娘能嫁到卫东村,都让人羡慕呢!”投奔城里儿女的村民方广海老两口又回到卫东村买屋置地:“不走了,哪里都不如咱们村待着得劲儿!”
自卫东村成立党支部以来,七任党支部书记一心一意带领全村人谋发展谋幸福,锚定“党员富在产业上、能人聚在党旗下、成果留在农户中”工作目标,持续探索实践“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共同富裕、两治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新卫东”,打造出了一个“组织强、治理优、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正”的乡村治理“样板村”。
村里近万平方米的农机具停放场供农户免费使用;免费为村民提供30多平方米的杀猪宰羊公共专用屠宰室;冬季村里出动铲车免费为农户门前清雪,夏季出动自动清扫车;为方便农户卖粮,村里安排装载机为农户免费装车……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党员的心齐了、群众的心顺了,获得感自然爆棚。
卫东村保持了39年无刑事案件、无犯罪人员、无黄赌毒现象的发生,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志彬说:“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得益于村民多年来形成了道德上的自我约束力。”
86岁的马瑞香是村“五老说和团”团长,曾任第四次全国妇代会代表,“哪家有个婆媳矛盾、邻里纠纷,老人家只要听说了就赶着去说和。你说这么大岁数的老人来劝和,谁还能好意思吵啊?”“五老说和团”多元化的说和调解模式,让村民尽享和谐生活。为了提高群众的道德修养,村里还办起了道德讲学班,老党员主动上台,就拿身边事例来讲:村里谁家媳妇孝敬,是标杆要学习;谁家孩子拾金不昧,值得表扬;谁家院外蒿草高了,影响村容……
村党支部书记孟庆永说,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就没有卫东村的今天。近年来,卫东村积极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持续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去年全村3281.5亩土地对标农垦示范田“大垄密”种植技术,增产80吨,实现增收41.6万元。村里还不断拓展特色产业,发展肉牛养殖业,实现人均“一头牛”的目标,去年收入达180万元;投资39万元新建“两间房”酒坊,年均生产纯粮白酒20吨、酒糟30吨,实现产值50万元。
村强,民富,风清,景美,人和。作为和美乡村建设样板,卫东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祖国北疆边境线上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