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中游南岸,有一处小村落:不仅有俄罗斯风情的围墙、俄式风格的大门、“巴洛克”式的房屋、可爱的俄罗斯套娃彩蛋,村里更是随处可见蓝眼睛、高鼻梁的“洋”面孔,让人仿佛置身于界江北岸的俄罗斯村庄……这里,就是有着“俄罗斯族第一村”美誉的逊克县奇克镇边疆村。
“边疆村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米哈伊洛夫区波亚尔科沃镇隔江相望,早在1889年就已经存在,因为当时只有吴双丁一家在此开荒种田,所以边疆村还叫小丁子村。”长着一副“洋”面孔的村民兵连长封佳文告诉记者,这个千人小村里,俄罗斯族人口占三分之一,2003年被命名为我国第一个俄罗斯民族村。
在村委会正对面,几座俄罗斯风格民宅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封佳文介绍说这是村民经营的民宿。走进代亚忠家开的民宿,家里没人,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你问民宿收入?保守点儿吧,几万块钱!”封佳文介绍,村里像代亚忠一样开民宿的有7户,还有的开餐饮、在荷花湖打工,大概50来人。
边疆村坚持“党建引领俄罗斯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走民俗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兴边富民新路”,按照“一江一湖一特色”发展思路,不断延长融合产业链条,实施了荷花湖生态观光景区、西餐厅、俄罗斯民宿、油画小镇、北药种植等8个产业项目,“洋”面孔纷纷端起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饭碗”,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在村南2.5公里,有一处天然形成的荷花湖,面积达30公顷。盛夏时节,湖面上荷花绽放婀娜多姿,野鸭子以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此驻留,也吸引众多游客专门到此体验北方江南胜景。景区先后投入资金500万元,建设水上走廊、玻璃栈道、凉亭等设施,设立游船等娱乐项目,每年带动用工500个,村民增收5万多元。
“尝尝咱们中国风味儿的酸黄瓜!”封佳文拿出几个小纸碟,上面摆着三四寸长的酸黄瓜条。“我们到黑龙江大学考察,看好了‘娜莎’这款国内酸黄瓜生产的主栽品种,今年试种了5亩地,在黑龙江大学冯国军团队的支持帮助下,优化配方,解锁了吃瓜饮汤的酸黄瓜新吃法。现在看试种效果不错,明年我们打算种20亩地,带动更多人增收。”
行走在边疆村,完全可以用“一街一景一主题”来形容——套娃广场、标志性建筑“大风车”、乡村振兴长廊、彩蛋等景观带,成为逊克生态游的网红“打卡地”,每年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我们村按照国家乡村建设标准,着力打造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之地。”封佳文自豪地说。
产业兴了、生态美了、农民富了,这个如歌如画的小村庄,必将成为游客心之向往、梦之所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