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高度重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问题,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多措并举,采取自然恢复、转型利用耕地和光伏项目及引进社会资本工程修复等多种方式,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通过验收面积63.17公顷,超前完成修复任务。
五大连池市转型利用耕地
据了解,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各地政府整改问题。五大连池市历史遗留矿山面积共153.04公顷,根据任务分解指标,2023年底前完成总面积的15%即22.96公顷,2025年底前完成总面积的40%即61.22公顷。目前已超前完成。
全面调查摸清现状底数,锁定验收面积。五大连池市对全市28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进行全面梳理,核对第三次国土调查、2022年度国土变更和耕地保有量数据,联合属地单位对图斑现状进行实地核实,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实施情况评估,编制调查报告并组织专家评审,聘请检测公司对所有图斑耕地土壤取样质检,通过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确定转型利用耕地范围和面积。对地质结构稳定、无直接威胁对象和地灾隐患、地貌景观形态完整的区域,通过组织生态环境、林草、农业农村和水务部门论证,采取自然恢复方式达到修复要求,最终转型利用耕地和自然恢复通过验收32.87公顷面积。
深入调研盘活闲置土地,植入产业项目。综合利用“生态修复+产业项目”模式开展修复工作。系统梳理历史遗留矿山低效闲置土地,结合五市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需求,经过多轮筛选和实地踏查,为光伏发电项目选定3处可利用的历史遗留矿山。五大连池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推进会议,自然资源局、林草局、各属地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理清土地权属,攻克审批难点,多方协调倒排工期,对光伏企业实行跟踪帮办,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加速项目落地,2个月内完成审批开工建设,实现转型利用建设光伏方阵29.83公顷。发展新产业,创新使用方式,盘活闲置废弃矿山土地,形成集约合理用地的良好修复模式。
积极探索市场修复模式,拓宽治理路径。为解决修复难度大、资金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切实提高修复能力和水平,五大连池市委、市政府引进社会资本与省地矿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项目投资协议》,并在五市合资成立五大连池龙盛矿投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修复主体。本着“先易后难、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原则,选定2处矿山作为2023年合作修复项目,治理图斑面积5.89公顷,通过工程勘测和多次实地论证确定修复方向和路径。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施工、设计和监理单位,项目可研通过政府批复,按照“一矿一策”原则2处实施方案和剩余砂石土料利用方案通过黑河市自然资源局审核,五大连池市政府批复后进行施工,同时组织修复过程产生的剩余砂石土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预售,保障落实项目资金,现朝阳山镇东风村治理区已初步完工,凤凰山监狱治理区正在按计划施工中。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矿山修复,能激发废弃矿山潜能,解决治理难点,助力产业植入,作为黑河地区首个市场化推进废弃矿山修复的县市,成为填补空白的表率,起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引领作用。
下一步,五大连池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思想为指导,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坚持系统修复、因地制宜、创新模式,提升区域生态质量和稳定性,发挥规划管控、政策扶持,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社会参与治理动力,加大力度保障项目和修复有机融合,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恢复绿水青山,再造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