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当我们迈开脚步,走向万水千山的时候,或轻或重的行囊中,总是会装满各类生活用品,让旅途更加舒适、惬意;也会装满无限的期待向往,让旅途时时有惊喜、处处有温情。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人的行囊中,似乎缺少了一样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文明”。有的人在景区乱涂乱画,有的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有的人在文物上拍照留念,甚至有的人在景点拍照时肆意摆出不当姿势。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景区的环境,也破坏了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更会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和不满,甚至影响国际间的友好交往。
文明旅游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一种必要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五条明确,“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
旅途上的每一片森林、每一片草地、每一滴水都值得珍惜和保护,因为这是对地球母亲最真挚的敬意和回馈。不管行至何处,我们都要保持对自然环境的敬畏,自己成为一名“文明使者”,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文物、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拍照,时刻注意自身言行,将文明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习惯,在旅游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并适应这些差异,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法律法规。
旅途上,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也是文明旅游的一种表现。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帮助,用文明的行为去影响他人,去感染世界,让旅行成为一种美好的分享、交流和感受的过程。
说到底,文明旅游关乎你我。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把文明的种子种在心中,让它在旅行的路上生根发芽,成为我们内心的一份信仰和坚持。
旅行的路上有千山万水,但是只要文明常伴,我们的心灵便能与这世界更加亲近,使旅途更加珍贵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