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银行”存美德 “爱心驿站”惠民意
——孙吴县红旗乡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孙吴县红旗乡创新推出“道德银行+爱心驿站”服务模式,双向发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与乡风文明共建共享、与基层治理衔接互补,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道德银行——
实现物质和精神文明双赢
“2021年3月,红旗乡正式推出‘道德银行’,通过‘道德积分’享荣誉、换物品,实现‘道德物质化’转变。自‘道德银行’开设以来,村民们参与热情高涨,人人争当‘储户’,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用小积分兑出大文明。”红旗乡宣传委员介绍道。
红旗乡严格按照“1733”工作法,开展“道德银行”积分制工作,本村常住村民以户为单位获取一张积分存折;按照“积孝、积善、积信、积勤、积俭、积美、积学”七类积分渠道逐条赋分;通过“上级部门补助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乡贤自愿捐赠一点”三种筹资方式,拓展资金来源。目前,“道德银行”共设立3个展柜,投入资金10000元,吸纳村民开卡232张,兑换实物100余件。“评”树正反标杆,设置道德评议“红黑榜”,将表现良好和较差的农户在“红黑榜”上进行区别公示,同道德积分直接挂钩,促使村民逐渐养成讲道德、守纪律、崇简约的良好习惯。打造乡风文明建设宣传阵地,集中展示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诚信标兵、优秀志愿服务队伍等美德信用先进典型,让美德向善、信用有礼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目前已对先进典型27户80人进行表彰奖励。
爱心驿站——
构建文明乡风温暖家园
“2023年3月,红旗乡通过升级整合‘微心愿’、志愿‘五单’服务、便民一站式办理和组建高素质的志愿服务队伍等新举措,创新开展‘爱心驿站’服务,用小驿站释放大温暖。”红旗乡宣传委员介绍。
图为志愿者看望孤寡老人
建强阵地堡垒,紧盯“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急可如厕”等群众关心问题,提供进厅休息、饮水供给、手机充电、免费WiFi、免费打印等10项便民暖心服务,并提供工具箱、医药箱等一系列便民物料,全方位为保洁员、老弱病残等群体提供方便,达到“一间驿站、服务多样”的效果。
汇聚服务力量,吸纳五老人员、党员干部、社会爱心人士等志愿者100余名,组建“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7支,相继开展法律援助、科技培训、文艺文化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完成群众“点单”派送158次,持续培育打造“银发义诊”“15分钟微宣讲”“金秋助农”“假日小课堂”等接地气、受欢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10余个。
聚集爱心资源,设立“微心愿”征集点,收集困难老人和特殊群体心愿165条,动员政府、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各方资源认领“微心愿”,捐资助学5000余元,捐书享阅2500册,捐赠轮椅1个,使得124名困难群众的“心愿清单”变成“圆梦清单”,实现群众的心愿“有人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