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人们期盼了一年的节日,在爱辉区这个有着汉、满、回、达斡尔、鄂伦春等25个民族的聚居区,年味儿,在不同的文化里,散发着各自迷人的气息。
图为四嘉子满族乡小乌斯力村曹秀君一家的新春满族宴
对于满族人来说,“八大碗”的制作,是春节仪式感的核心,一年到头最隆重的一顿团圆饭,都是从“八大碗”的炖、炒、蒸、熘中开始的。
2月7日,在黑龙江畔的百年渔村——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小乌斯力村,85岁的王茂玉老人正在厨房忙碌,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汉族人,但如今,他却是这个满汉融合大家族里满族“八大碗”制作必不可少的主厨。和满族媳妇曹秀君结婚52年,他从满族奶奶那里“偷师”,学成了满族宴席上远近闻名的“掌勺人”。
王茂玉的碗儿,藏着媳妇曹秀君最爱的一口儿,也藏着儿子王岩从小到大关于年的记忆。虽然手艺不如父亲,但在王岩心里,新年的合家欢,就在他们手中忙碌的“八大碗”里,那是家的味道,也是一生的记忆。有了“八大碗”,年味儿就来了。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勤劳、智慧的满族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里,根据地产食材的不一,他们也在不断地尝试和转化中,造就着“八大碗”不同的菜品。曹秀君笑着说:“以前做牛肉碗的时候就有几块肉,剩下都是萝卜,现在牛肉多了,萝卜少了。条件好了,丸子里面也都是肉了!”
无论一年过得怎么样,在王茂玉、曹秀君这个满汉融合的大家庭里,过年的时候吃“八大碗”,是任何山珍海味无法替代的重头大戏。52年过去了,不同的面孔,在大瓦房下同样的大海碗里,又不断地填充进不同的满族菜品,一种叫做文化的“内核”,在年年都有、但年年不同的“八大碗”里,代代传承。
从最平凡的一顿家常饭,到变化万千的七碟八碗,上百年来,“八大碗”这个满族文化“符号”已经融入美丽村庄的每个角落。改变的不只是美食,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满族人,在极致的严寒中,也造就了热情、爽朗的品性。
这不,曹秀君一家人吃完满族宴,就去参加“村晚”了,在自己再熟悉不过的这片乡土上纵情高歌、尽情舞蹈,在家国同脉的欢庆中,感受着家乡的日新月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