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携手”多业态融合
——爱辉区新生乡走出“民族团结+产业发展”特色路
爱辉区新生乡坚持党建引领,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团结+产业发展”为导向,探索“农文旅”多业态融合,着力推动民族团结与产业发展互进共融,以产业发展活水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图为鄂伦春族群众家门前种植的芍药(资料片)
北药花开绘就农民致富新画卷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先行,“敢”字当先,打破传统农业的天花板,探索“党支部+村民+公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加强与步长集团政企合作建设,引入企业建设资金1210万元,新建3栋特色民宿,完成道地兴安药材博物馆布展和白桦小院功能陈设,北药小镇核心区建设持续升级。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步长集团技术优势和销售渠道优势,移栽白芍、赤芍等多年生野生道地药材打造北药展示园区、赤芍种植示范基地、林下野生北药抚育基地和农户庭院经济,建设总规模达10000亩。推动芍药一条街种植,2023年完成庭院芍药种植68户12000平方米,实现每亩增收5000元,庭院经济收益达20余万元,释放特色产业活力,拓宽农民增收路径,让农业“好风景”带来农民增收“好前景”。
文化铸魂打造民族团结新引擎
坚持以挖掘、保护、传承、发展鄂伦春族历史文化,实施非遗项目抢救性工程,利用文字、图片和视频记录、整理濒临失传的鄂伦春族民歌、故事、传说和事迹,先后将13项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非遗传承人16人。依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鄂伦春族老党员葛长云、莫彩强等致力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言传身教,为年轻人传授狍皮技艺、斜仁柱搭建技术。主动与主流媒体对接,邀请央视、湖南卫视等百余家媒体先后到新生乡拍摄、取景、报道鄂伦春民族文化,制作纪录片、电影等各类节目30个;《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鄂伦春族人唱响新时代民族风”“桦树皮制作技艺迸发新活力”等新闻稿件300余篇。借力鄂伦春族下山定居70周年庆,延伸拓展电音节、摩旅骑行等活动,邀请网红大咖及各民族群众参与体验鄂伦春族传统习俗,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图为非遗传承人传授桦树皮工艺品制作技艺
品牌赋能旅游产业焕发新气象
借助4A级景区影响力,围绕“铸魂、赋能、提升”的发展目标,打造“红映鄂乡·共谱新篇”党建特色品牌,坚持前瞻思维模式、高标准规划设计,以“一道、两带、三区、四馆”为载体,注重文旅融合、药旅融合,合理规划旅游沿线。重新布展岭上人博物馆,陈列反映鄂伦春族生产、生活、历史文化的实物和照片400余件,博奥韧广场提档升级和原始部落人文景观区部分景点基础设施修缮,景区功能实现整体提升。增设智慧旅游功能设施和公共图文信息符号,新设信号基站实现无线网络景区全覆盖,打造3D全景游客中心文化功能展示区和休闲书角功能区。完成10户民居试点改造,成功打造集康疗养生、商务会展、风情体验、乡野民宿于一体的休闲旅游一站式体验。限量发行70周年邮票500套,创新设计吉祥物“乌娜吉”“莫日根”系列微表情包和庆典毛绒玩偶等文创产品。带动群众发展旅游产业,文旅软实力进一步彰显,持续擦亮“北方游猎第一乡”的民俗旅游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