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党员担当” 解锁“幸福密码”
——爱辉区在职党员进社区赋能基层“微治理”
爱辉区按照“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开展“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全面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组织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入网格、亮身份、送服务、做表率,在文明实践、基层服务中扛起“党员担当”,解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吹哨”报到
参与社区“微”阵地
构建吹哨报到模式。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以区直单位包保社区和党员常住地所辖属社区开展“双报到”工作,并根据所在的网格组、小区进行分类统计,实现在职党员信息的精准掌握,截至目前,82个单位1546名区直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
完善登记管理制度。社区持续健全落实报到信息登记、服务纪实、考核激励等制度,加强党员服务过程管理,结合党员服务群众、“立足岗位作贡献”等,经常组织活动,为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创造条件。
抓实宣传引导机制。深入挖掘宣传一批在报到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先进典型,充分运用各级媒体广泛开展宣传,积极展现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需求”领办
居民诉求“全”响应
居民需求清单化。各社区定期开展群众需求摸排,分类汇总后形成需求清单,根据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的岗位情况,谋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积极为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做好党员服务意愿的有效对接,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在职党员管理新机制。
党员认领台账化。社区党组织根据居民需求,整合驻区单位资源,制定志愿活动方案和社区需求清单,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根据区直机关党员的工作性质和兴趣爱好,划分为政策宣讲、扶贫助困、健康义诊、法律援助、环境整治、助老助残、基层党建七支服务队伍,积极开展“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广大党员主动认领岗位,解决“干什么”的问题,推动各类力量在街道一线下沉、力量聚合,切实解决落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暖冬先锋”行动,结合每月主题党员活动,确定“党员社区服务日”,有效解决单位中心工作与社区服务的时间冲突。截至目前,各区直单位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90余次,解决社区群众需求109件。
“双赢”争优
激发党员“内”动力
情况反馈做基础。完善情况反馈机制,结合“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通过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履行承诺民主评议情况表”实行“一单一评”,真实客观记录、评价应哨单位履职情况,街道党工委每年将各社区上报的部门报到完成事项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分类汇总后反馈所属党委和区委组织部。
表扬激励为关键。强化表扬激励机制,建立评选机制,采用“社区推荐、街道审定、综合评定”方式,评选一批“最美党员志愿服务队”“最美党员志愿者”,激励在职党员向先进目标看齐,赶超先进。
严格考核是保障。推行在职党员积分管理,督促党员承诺践诺,变临时性参与为日常性活动并形成制度,提升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的自觉性和荣誉感,充分调动广大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联系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实现在职党员作用发挥和社区建设的“互动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