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立足本地发展实际,在少数民族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不断丰富学习方式,创新学用载体,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
在活动形式上下功夫,促学习成果更好吸收。制定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党员教育“三项行动”,挂图管理,项目化推进。区委党校积极开发“红色课程”,注重突出特色,组建特色课程研发团队,开发沉浸式党员教育课程,精心编撰特色本土教材,形成“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课程教材体系。优化整合资源,联合红色纪念场馆和民族乡镇,建成红色教育联盟,在毗邻乡镇协同开展“党员论坛”、主题党日等活动,提升区域红色教育的吸引力。
在送学助学上下功夫,促学习节奏及时跟进。针对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以平时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等线上教育为基础,利用春节、“十一”等返乡重要时间节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在外党员及时跟进学习。通过“平时常联系、思想常交流、学习有人管、困难有人帮”的教育管理机制,在支部研究重大事项时,做到必须通知、必须征求意见,利用重大节日、大型活动、党员的生日等时机,对党员进行温馨问候,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流动党员责任意识和归属感。
在培养培育上下功夫,促青年党员持续成长。坚持“挖掘内部潜力,扩宽外部渠道”,以帮带培养、宣传发动为重点,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党性引导。对近几年入党的少数民族党员,尤其是农村领域新入党少数民族党员,采取“结对子”的形式,强化培养措施,持续跟踪考察,确保新发展党员在预备期、转正后继续提高党性修养,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