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沃野景象新
——嫩江市多点发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嫩江市本级财政拿出资金3000万元,用于大豆种植及高产创建活动的政策扶持。对种植面积、种植结构、种植模式、管理规范,达到高产创建目标的,采用良种良法良机技术配套的大豆种植经营主体每亩补贴100元。”嫩江市副市长李景学说。
财政的资金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种植大豆的信心。2023年,嫩江市大豆播种面积达到548万亩。
走进嫩江市绿芳化工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车间忙碌,这里是以农药生产、销售为主的企业,为嫩江当地农业以及周边农业生产“护航”,为嫩江的农业多形式发展助力;如今,全域农业绿色种植,从种到收的“可追溯”,嫩江市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多点多面发力,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擦亮嫩江农业新名片。
为农业现代化水平插上科技“翅膀”。该市做强科技农业,深化与东北农大、省农科院等院校合作,着力构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促进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坚持数字赋能,积极引进和培育数字农业龙头企业,完善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大豆农产品溯源体系。持续强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示范推广能力,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栽培、大豆根瘤菌接种及配套施肥、玉米通透密植栽培等先进技术,继续开展高产创建“打擂台”活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单产。
为描绘绿色农业蓝图“着墨”。该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统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建立健全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推进投资1.5亿元的银山畜禽无害化处理、投资360万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投资1.5亿元的垦得秸秆板材等项目,着力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格局。
今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以上,秸秆还田作业面积将达到350万亩以上,力争打造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绿标认证面积和数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把脉”。该市科学认识质量兴农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紧盯市场消费需求,看准市场、紧跟市场、展望市场,提前研究布局,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效益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溯源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实行生产经营主体“黑名单”等制度,促进食用农产品逐步实现“从餐桌到农田”逆向全程可追溯。持续提升嫩江农产品的地位、销量,全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力争稳定在98%以上。
为农业打造品牌化增“内容”。该市打造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三张“金字招牌”,加快培育大宗农产品品牌、地理标志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德朗福大豆、四合大豆、十六膳杂粮、辰鹰乳业等企业发展壮大,引导“优粮公社”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力提升“嫩江大豆”等地理标识影响力、竞争力。鼓励支持企业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种产销一体化发展。今年争取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0家。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上下功夫,加强与高层次包装设计团队对接合作,推动农产品上档次、上水平。用好农交会、绿博会等展会平台,强化新媒体传播推广,加强品牌宣传推介,讲好嫩江品牌故事,让嫩江优质农产品叫响龙江、走向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