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端牢“大饭碗”
——孙吴县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作为省级重要商品粮基地,孙吴县176万亩耕地全部实现绿色种植,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总面积30%以上,被认定为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大豆科技自强行动示范县、全国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获批6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粮食生产持续实现增产增效,粮食产能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2022年粮食总产41.39万吨,比2013年增长75.7%。大豆单产比2013年增长76.5%、玉米单产比2013年增长69.2%。
建强机制,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保护耕地红线,孙吴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强化优质耕地特殊保护,共划定123.63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并全部实现上图入库、落地到户。10年来,全县建设占用耕地2859亩,同期补充2859亩,实现了占补平衡,100%以上建设用地实现耕地先补后占。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11万亩,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到2个等级,农田产出率普遍提高10%~20%,新增粮食产能约1万吨。
这个县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相继出台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实施方案、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实施方案、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田长制”工作方案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156万亩到168万亩之间。2022年落实“稳粮扩豆”任务,大豆种植面积122.9万亩,超额完成省大豆扩种任务10.9万亩。其中60万亩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现增产增收
孙吴县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粮食增产提供硬核支撑。
做好科技“加法”。制定《孙吴县大豆大垄密植技术模式提产增效示范县实施方案》《孙吴县全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实施方案》,重点推行大豆110厘米“大垄密”等先进适用技术栽培模式,开展19项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实施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创建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2000亩,示范区内节本增效5%以上。
做好农药“减法”。持续推进农业“三减”行动,测土配方施肥实施面积155万亩以上,集成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精准防控、保护性耕作等低碳种植技术,落实10个千亩方、30个百亩方科技示范种植园区,平均亩产204.4公斤,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产能稳步提升。
做好种子“乘法”。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基地提升、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市场净化行动,持续推进大豆良种选育工程,针对不同积温带筛选推广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农增收
为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孙吴县强化政策、服务和销售保障,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做文章。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加大国家和省粮食种植惠农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稳粮增产的积极性,超额完成耕地轮作、深松整地、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托管服务省市任务指标,生产者补贴、大垄密植、托管服务等重点补贴政策全面落实,普惠性政策补贴政策的到位率和普及率100%。加强补贴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补贴对象手中。
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组建省市县三级农业专家指导组、推行“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印发对标农垦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一翻两免技术、大垄密植技术、测土配方技术等新技术宣传手册,推动为农服务坐上炕头走进地头。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为粮食生产者提供信贷等金融服务,落实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健全重要农资储备制度,稳定农资价格。
打通粮食销售“最后一公里”。落实粮食收购政策,合理布设粮食收购网点,发挥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主导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政策性粮食收购。杜绝向农民“打白条”、压级压价等坑农害农行为,实现“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