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爱辉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坚持中药材产业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方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主动提供“管家式服务”的同时,围绕延伸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利益链,不断提升高纬寒地中药材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通过政策影响和经济效益带动,各类主体种植意愿愈加强烈,爱辉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2.7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7.2万亩。全区种植主体发展到83个,重点打造了万亩林下野生抚育基地1个、千亩规模化种植基地5个、200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基地27个,种苗繁育基地15个,品种展示园区3个,加工企业7家。全区中药材仓储能力约4800吨,年加工能力4500吨,年贸易量约7000吨。2022年,爱辉区计划新增中药材面积1.75万亩(其中种植1.1万亩,林下抚育0.65万亩),总面积将达到7.2万亩,主要品种为人参、赤芍、苍术、白鲜皮、刺五加等。
产业基础稳步提升。爱辉区已连续三年获评省级示范县(强县),累计获得省级补助资金3070万元。依托政策扶持爱辉区建设种苗繁育基地15处,品种展示园区3处,规模化种植主体发展到83个。重点打造了万亩林下野生抚育基地1个、千亩规模化种植基地5个。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合作社7家,仓储面积1.1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约4500吨,就地加工转化升值空间巨大,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爱辉区西峰山药材基地盛开的芍药(资料片)
中药材大市场初具雏形。爱辉区因缺少中药材专业市场,多重中间商让中药材种植主体很少有直面市场机会,难以和药企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大量中药材资源廉价外流,导致爱辉道地中药材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地位和产生相应的经济价值。年初以来,爱辉区积极谋划大市场建设,依托瑷珲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以爱辉区中药材协会为主体,注册了“黑河市爱珲中药材大市场有限公司”,为企业协调了办公场所和仓储库等设施,依托省“龙药云”电商平台,构建中药材线上交易平台。目前,已有圣山药业、步长药业、盛实百草药业、天运山产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和孙吴、加格达奇、呼玛等周边市县的32家经销商入驻。截至目前,黑河市爱珲中药材大市场有限公司通过龙药云平台线上发布信息、线下交易,已实现销售额172万元,大市场雏形已初步形成,将有效提升爱辉道地药材市场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