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果是我省的乡土树种,俗称山茄子,味道酸甜可口。由于其果实营养价值高,适合加工,且栽培简单,成为继蓝莓之后又一新兴的小浆果品。近日,5000株蓝靛果树苗就在逊克县干岔子乡明星村安了家。
明星村为什么会选择蓝靛果来振兴乡村产业呢?明星村党支部书记张忠志介绍了来龙去脉。他说,为了鼓励村民依靠双手勤劳致富,今年8月,干岔子乡党委、政府、人大组织部分优秀乡人大代表和新型创业人才成立考察团,到黑龙江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长青福和奶牛养殖基地考察学习,他作为考察团的一员,也了解到了很多高端的种植技术、经营管理和生产养殖销售情况。在省农科院园艺分院,专家介绍这种蓝靛果特别“皮实”,抗寒抗晚霜,冬天不用埋土防寒,正适合高寒地带,而且浆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经过与乡党委、政府和村民的细致分析,最终选定了蓝靛果进行试验性种植,并按照专家的指导,这几天的天气正适宜栽种,便运回了树苗。
成熟的蓝靛果(资料片)
栽种当天,大伙冒着严寒把一株株果苗扶正压实,各道工序一丝不苟,5000多株蓝靛果苗两天时间全部栽植完毕。
一直以来,干岔子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以菜园革命示范村为重点,将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各村文化、环境、气候、积温、村民年龄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细致研究,不断挖掘适合各村的特色产业,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及庭院经济。2022年,全乡房前屋后庭院、菜园种植中草药、白玉山药、葡萄等作物20多种,其中,柞树岗村的10亩白玉山药收益近20万元,“小菜园”真正变成了全乡农民的“增收地”。
小小蓝靛果,孕育新希望。预计这些蓝靛果进入盛果期后,每株能结果2公斤左右,未来效益非常可观。到那时,熠熠生辉的蓝宝石将为美丽乡村建设再增添一抹新的色彩,给农民带来增收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