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基层工作中的慢、等、拖现象,破解机关工作难题,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以“章”字为首、“责”字为要、“常”字为久,提出并落实系列整改措施,一改往日“太平乡太平”旧印象,打造“太平乡振兴”新形象。
用好包村组长手中权。五市太平乡根据村内实际,对包村工作组实行年龄和经验的合理搭配,确保每一个工作组都有一个经验相对丰富的组长,从而保障工作顺利推进;提出“7+3”时间分配法则,即70%精力用于乡内工作,30%精力用于所包村屯,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率,集思广益解决村内实际困难;乡党委为各包村工作组组长赋权,享有年末绩效考核打分的权利和一票否决等权利;同时,明确工作职责,压紧压实工作组成员尤其是组长的责任。
打好环境整治翻身仗。对人居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工作“约法三章”。主动作为,快速行动,充分发挥村干部、卫生员、监督员的作用,定期开展垃圾清理工作,并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合同,利用广播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法,刹住歪风,建立综合执法机制,让村干部积极履行环境卫生监督职责,由乡执法大队依法对涉事村民进行处罚并责令整改,强力推进移风易俗;年末考核,奖惩分明,严格执行绩效考核,由各包村工作组根据工作能力和业绩对村干部进行打分,分出档次。
创新构建工作新机制。结合“解放思想振兴发展”专题研讨以及问题查摆等专题会议不断查摆出的问题,及时总结反思、研究化解,努力构建了符合太平乡工作实际的新长效机制。建立党办文件传阅机制,提升党委办文工作规范性、严谨性;建立宣传联系工作机制,创建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公众号,以各村、各工作领域为单位确定宣传联络员,制作发布短视频、宣传片、文章,切实提升宣传工作实效性和影响力;建立特色党建工作机制,以乡党委“西域党徽保平安·乡村聚力促振兴”特色党建载体为依托,基层党员“三带”行动为发力点,形成“乡村联动、合力向好”的良好工作氛围,焕发基层党组织的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