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宝塔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东南,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当地人说,不登宝塔山就等于没来延安,而我也早已心生向往。
到了原定的出发时间,天空依然下着雨,却无法阻挡我们前行,于是我们驱车直达宝塔山山顶,也许是时间尚早,也许是雨水的缘故,山顶只有我们一伙外地游客,静谧的环境让这里显得更加庄严肃穆。在山下我就看到了醒目地书写着中学语文课本里读过的诗人贺敬之在长诗《回延安》中的诗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尽管他曾经在延安生活过,这诗却也是身在别处、心向往之的意蕴了。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
在古代,延安就是以军事重镇而出名,九百年前,范仲淹在延安指挥了对西夏的作战,取得了斐然的政绩,维护了大宋江山的稳固。九百年后,日寇入侵,依旧是在延安,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指挥了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的全国抗战。
在战争年代,进步青年纷纷涌向延安,除了被无形的精神力量所鼓舞,对延安的热爱势必要通过有形的标志来加强印象,于是这座古塔承担了这项使命,在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延安颂》中,第一句歌词就是:“巍巍宝塔山,放射神奇的东方魔力;滚滚延河水,翻卷黑暗与光明的抉择”。岭山寺塔的本名很少被人提起,因为岭山寺早已不存,而“宝塔”之名却不胫而走。这个“宝”就是当年李斯所说“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的“宝”之含义。193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进驻延安,延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和总后方,成为无数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向往的地方,这座古塔才焕发了青春,成为圣地的象征、延安的标志,于是便有了“延安宝塔”之称,嘉岭山之名也被“宝塔山”所代替。
现在,宝塔和宝塔山所代表的和象征的,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凭着这种精神走过了十四年抗战,走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纪元。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延安精神被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