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鱼皮小挂件又精致又很别致”“这幅鱼皮画上的动物特别立体、还动感十足,好像真的一样”“这个桦树皮笔筒挺不错的,孩子肯定喜欢”......5月19日,中国第十二个旅游日到来之际,市文广旅局在中俄民族风情园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景区活动,把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让游客在饱览自然美景的同时,获得文化艺术的滋养。
记者在中俄民族风情园内看到,三个展厅里分别陈列着制作精美的手工鱼皮画、寓意喜庆吉祥的满族剪纸、兼具使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的桦树皮工艺品、满族特色猎刀等独具我市地域特色的非遗工艺品和非遗文创产品,不少游客在非遗展厅内驻足观赏,纷纷赞美非遗传承人的手艺精湛,并表示对我市的非遗文化有了新的了解和认知。
“这么多游客喜欢我们的非遗文创产品,我特别开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珍贵,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也是真实历史的见证。如何让非遗技艺转化为经济价值,从而促进非遗文化的更好传承,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我市省级非遗项目桦树皮画技艺传承人陶丹丹说,“这次文广旅局开展的非遗文化进景区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非遗文化进景区”是贯彻落实《黑河市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现场观看非遗传承人表演、非遗作品展、现场参与非遗文创产品制作等方式让游客了解、认知非遗文化,感受旅游景区的文化魅力,从而促进非遗项目活化传承。
“今天来到中俄民族风情园,欣赏到了秀美的景色,看到了很多非遗文创产品,了解了非遗文化,真是不虚此行。”游客高洋说。“我们将继续通过非遗宣传日系列活动、举办非遗购物节等多种形式推进非遗传承工作。”市文广旅局文化艺术科科长徐影向记者介绍。
据悉,我市非遗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目前全市共有非遗项目94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3项、市级55项,建有传习基地传习所9个、非遗展馆展厅13个和省级、市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