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内要闻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行业动态 新闻专题
边境旅贸 文体新闻 全市各地 生态黑河 时空黑河 市长热线 评 论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使用公勺公筷、不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评论文章
评论:打造示范区 争当排头兵
//heihe.dbw.cn  2022-05-13 09:50:33

打造示范区 争当排头兵

——二论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让更多人吃上更优质、更可口、更放心的龙江农产品,为更有底气、更为安全的‘中国粮食’作出更大贡献!”在省党代会报告中,这七个“更”字,既有对粮食安全“量”的保证,又有对“质”的展望。黑龙江的现代农业连着民以食为天的“天”,连着守护黑土地的“地”,更连着成事在人的“人”。一个农业大省蓬勃动能和深厚势能,尽在天、地、人之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对黑龙江的现代农业寄予厚望。提出了“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重要内容”的要求。省党代会“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方略,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加力落实,突出了农业振兴的战略性、方向性,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

  对于全国来说,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对于黑龙江来说,发展现代农业,是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我们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责任、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荣光、龙江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要以实施农业振兴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一直以来,黑龙江以粮食总产量全国第一、粮食商品量全国第一、粮食调出量全国第一的成绩,为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的“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做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是我省农业最朴实的表达、最长情的告白。望向未来,从丰厚的资源禀赋这个“先天条件”出发,以科技因子、创新因子这些“后天因素”赋能,就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黑龙江省的农业得风气之先,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敢为天下先,争当排头兵更要一马当先。

  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有“定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从保证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两个维度,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坚决保护好黑土地,夯实种业、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基础的基础”,做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主力军”、国家粮食统筹调剂最可靠的“供应地”,让“压舱石”更厚重,经得住风吹浪打。

  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要有“魄力”。不论是统筹兼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还是打造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或者是做优叫响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粮仓、绿色厨房,我们都要把“示范”和“最大”做到位,以排头兵的姿态为全国“打样”。

  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要有“魅力”。大食物观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我们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我省黄金奶牛养殖带、林业资源丰富、冷水鱼丰富等优势,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和食物品种,形成合力,向森林、江河湖泊、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让黑龙江美味佳肴走出深闺,守护中国人的“舌尖幸福”。

据《黑龙江日报》

 
作者: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吴岩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更多>>
· 评论:让“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 “决定因素”必须在“五个黑河”建设中发挥决定作用
· 守好“五关”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 评论:劳动光荣是最铿锵的时代强音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
Copyright©2002-2006 HEIH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 黑河日报社 主办
黑河新闻网联系方式:0456-8223257 QQ:2730088696 E-mail: tym4673@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56-822321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