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内要闻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行业动态 新闻专题
边境旅贸 文体新闻 全市各地 生态黑河 时空黑河 市长热线 评 论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使用公勺公筷、不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时空黑河
风雨百年 黑河海关
//heihe.dbw.cn  2022-03-31 11:29:20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不断骚扰和入侵我国东北地区,边疆危机日趋加重,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沙俄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使原本是中国内河的黑龙江成为中俄两国界河。“中俄分江而后,大黑河屯即为通商口岸”,瑷珲(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成为远东地区中俄贸易的前哨,两岸互市频繁,由此揭开了黑河海关百年变迁的序幕。

  清末民初,黑河海关经历了洋人帮办、日伪强占的历史阶段,有四次开关、三次闭关及四次易名的不寻常历程。瑷珲海关是黑龙江沿岸最早设立的海关,也是我国历史上黑龙江流域最大的通商口岸。瑷珲海关的前身瑷珲分关于1909年设于瑷珲,是日俄在我国东北争夺、利益瓜分的产物。1905年12月22日,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其附约中议定东北16个地方(含瑷珲)对外开埠通商。1907年7月8日,中俄签订《北满洲税关章程》,清政府应约允准在齐齐哈尔、瑷珲设立税关。1908年,总税务司遵照清政府旨意,派人到瑷珲调查、筹办建关事宜。1909年7月14日,由哈尔滨海关税务司署草拟的《瑷珲分关暂行试办章程》获准对外公布。瑷珲分关于当年8月1日在瑷珲开关,同时,在大黑河、陡沟子、梁家屯等地设立分卡。该《章程》于1910年12月修订,裁撤陡沟子分卡,由梁家屯分卡负责稽查往来齐齐哈尔、瑷珲、黑河陆路货物。

  1911年瑷珲分关因瑷珲商业凋落,黑河又与布市隔江相望,移址于黑河,仍隶属于哈尔滨海关,原瑷珲之关改为分卡。瑷珲分关时期,监管区域为瑷珲县、呼玛县、萝北县、漠河设治局、乌云设治局、奇克特县佐。瑷珲分关因监管进出境船舶、进出口货物逐年增加,于1921年1月1日升格为独立正关,直属北京税务处和总税务司署,称瑷珲海关。设瑷珲海关税务司署,隶属于总税务司署,负责本关一切关务工作。9月,设立瑷珲海关监督公署,与瑷珲海关税务司署并列,隶属于税务处(后期为财政部及关务署),对瑷珲海关税务司署行使监督权,历任监督均由地方最高长官兼任。1923年苏联于黑龙江边界长驻军队,禁止华方船商入界,黑河道尹公署根据上级指令也封锁了黑龙江边界,禁止苏商入界。关钞一时大为减少,当年7月,瑷珲海关设立小黑河分卡,10月卧牛河分卡正式开办,两卡负责查核往来黑龙江货物。1924年11月1日梁家屯分卡奉令裁撤。1929年11月8日,瑷珲海关因“中东路事件”闭关,1930年5月16日重新开关。1932年9月26日,由于日军大举向北侵犯,瑷珲海关税务司署奉令停止办公。同时,瑷珲海关监督公署奉省政府令组建税务处,接办原税务司署职责,于10月12日启用关防,并拟定《瑷珲海关监督公署税务处暂行章程》。瑷珲海关时期,监管区域曾为漠河县、鸥浦县、呼玛县、瑷珲县、奇克县、乌云县、佛山县、萝北县、逊克县设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掌管瑷珲海关大权的八任税务司皆为洋人,同其他关一样,洋人办理关务,清廷关税不能自主。不仅历任总办、监察长、税务司皆为洋人,而且内外班要职也由洋人充任。华人多数充当巡役、文案、水手、马兵、听差等下级职位,在工薪、升迁、福利待遇等方面也相差悬殊。瑷珲海关除具有监管、征税、查缉走私、编制海关统计职能外,还负责查验护照,兼管黑龙江航务、港务、水文、气象等。1909年至1920年,瑷珲海关只征收进口正税和出口正税。根据1907年《北满洲税关章程》,中俄两国边境贸易在百里内均不纳税,百里之外需纳进口正税或出口正税。1913年1月,俄国首先废除免税地区的规定,1914年8月,中国亦加以废除。1922年瑷珲海关征收复进口税、子口税、船钞(江捐)。1929年2月10日,瑷珲海关实施国民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国定税则,开征附加税。1931年1月1日,取消复进口税、子口税,开征转口税、关税附加税、救灾附加税。

  1933年1月25日,日军侵占黑河,1月31日强行接收瑷珲海关,更名为哈尔滨税关黑河分关,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操纵黑河经济命脉的工具。1935年12月闭关。瑷珲海关是迫于当时日本的压力而设立,又由于日本入侵黑河而结束。黑河海关所经历的过程都是在被动的过程中由开始到结束,无论是软弱的晚清政府还是腐败的国民政府,都未能实现海关的真正自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河海关的发展则与中苏关系及两岸贸易息息相关。1957年8月,中苏友好结盟促成黑河与阿穆尔州开展边境地区间小额贸易,哈尔滨海关不定期派人到黑河执行监管任务。1957年,国务院批准黑河口岸开放,当年10月10日边境小额贸易开始过货,海关工作由专署公安处代管。1960年6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哈尔滨海关黑河工作组,1962年4月18日,黑河工作组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黑河支关。1967年,中苏关系恶化,黑河边境贸易站已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双方边境小额贸易停止。1973年,黑河支关撤销。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中苏关系缓和。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两岸之间的边境贸易再次被提到两国政府的议事日程。1983年,两国政府分别批准恢复黑河贸易口岸和布拉戈维申斯克贸易口岸。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视察黑河时提出“南有深圳,北有黑河,南深北黑,比翼齐飞”的战略构想。边境城市黑河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开启了沿边开放的新时代。1985年4月1日,为适应对苏贸易不断发展的需要,经海关总署批准开通黑河口岸。1985年9月10日,黑河海关正式恢复建关,隶属于哈尔滨海关。1992年,国务院批准黑河为全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并给予优惠政策,黑河的“边贸热”骤然升温,中外客商云集黑河,全国各地纷纷在黑河设立办事处和边贸公司,黑河边境贸易达到高潮。黑河海关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黑河海关经历了百年沧桑,是中国海关史的缩影,见证了中俄贸易的发展历程,也警示着后人唯有国家独立才能实现海关的真正自主,才能掌握国家经济的命脉。

 
作者:赵颖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崔多全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更多>>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
Copyright©2002-2006 HEIH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 黑河日报社 主办
黑河新闻网联系方式:0456-8223257 QQ:2730088696 E-mail: tym4673@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56-822321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