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月二十七日。
晨起,一切如常,洗漱、做饭,准备送娃上学。然而,班级群里一则临时放假的消息就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很快,官方通报了黑河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消息,前一天刚刚为黑龙江新冠肺炎患者清零而舒口气,转天距离北安二百六十公里的黑河又受到了新冠病毒的侵袭,这种过山车似的反转让人倏得把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
焦虑的情绪开始在人群里蔓延,疫情在城中话题榜中火速登顶;行人变得行色匆匆,工作群里的各种通知拉扯着每个人的神经。
疫情严重到什么程度?黑河的亲戚朋友是否安全?最近来往北安-黑河的有多少人?这里面有多少确诊病例的密接?所有的不确定都是神秘的盲盒,里面是什么,也许只有潘多拉知道。
拾
十月二十九日。
短短两天,黑河确诊病例从一到十,发展态势严峻。上午,老妈给我发了张图片,她家楼下广场来了很多人,穿着防护服、警服,还有很多工作人员在忙活着,她问我这是怎么了,我告诉她,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要开始了。
北安,寓意“北方平安”,雪原上流淌着的红色血脉,守护这一方土地无恙无伤。2019年末武汉疫情以来,北安未出现过一次确诊病例,尽管周边出现过散发病例,但全员核酸检测,对北安来说还是第一次,也因为这一次,我与女儿展开了关于自由和责任的讨论。
孩子从小感冒发烧,但凡医生要用压舌板看看嗓子她都把嘴闭得严严的,撬都撬不开。知道核酸检测需要做咽拭子,她非常抗拒。当我让她穿上衣服出门做核酸检测时,她生气地扔了沙发垫,狠狠的关上了房门。
我轻轻推开门,小家伙委屈地抱着腿坐在地上,埋头抽泣着。
“你是害怕了吗?”
“有一点儿,但可以克服。”
“那你为什么哭呢?”
“不开心,我只想要自由,为什么要我去做我不想做的事?”
“宝贝,坐过来。”我拍了拍床,女儿小脸儿上挂着眼泪凑了过来。“知道学校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离我们很近的黑河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嗯,知道,新冠肺炎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可怕传染病,所以我们出门都要戴好口罩,还要洗手、测温。”
“是呀,虽然现在医生们能够治好新冠肺炎,科学家也研发了疫苗,但我们并没有完全战胜它,甚至还会长期与病毒共存。在这种情况下,离我们很近的黑河发生了疫情,发展还比较快,你说危不危险啊?”
“那真是太危险了,妈妈,我害怕。”女儿说着偎进我怀里。
“不用害怕,有好多好多叔叔阿姨都在保护我们呢,但我们也需要做点什么,比如,我们要知道我们本身是不是病毒感染者。”
“啊?那要怎么知道啊?”女儿扬起脸,满满的求知欲。
“做核酸检测啊,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的,就证明我们是安全的。”
“可是我还是不想做核酸检测,我又没有病。而且,做不想做的事就是被剥夺自由,我不喜欢。”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可能是病毒攻击的对象,你们小孩儿,没有疫苗的保护,更是需要特别保护的人群。”
“我们再说自由,什么是自由啊?只要不犯法、不违规,我们就是自由的,我们可以自由的玩、自由的工作和学习,还能实现动画片自由、奶茶自由、旅行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如果一个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么非但不能得到自由,反而会失去它,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规则之下,生活在法律和义务的框架里,碰了底线,就要被约束。”
“你现在觉得做核酸检测是在挑战你的自由,但其实它是在保护你的自由,只有一个人身体健康,才能愉快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你想想,做一次核酸检测就几分钟,我们就可以回来听故事了,但做核酸检测的叔叔阿姨,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他们为了全市的百姓,担着多大的风险、挨多大的累呀?他们害不害怕?但为什么他们还要这样做呢?因为责任——一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担负起我们的责任呢?”
“嗯,我想你说的也对,妈妈,你给我穿厚一点儿,我跟你去……”
五十四
十月三十一日。
黑河疫情发展之快,截至十月三十日24时已有确诊病例54例。作为包保单位,我和同事们承担起百盛社区金街核酸检测点的包保任务,组织居民进行全市第二轮核酸检测。
凌晨五点,我蹑手蹑脚地爬起来洗漱、做饭、换衣服。天边刚现鱼肚白,我们就已经在出发的路上了。北方深秋的早上真冷,没什么风都觉得骨子里反凉,更别提我们的检测点设在室外、迎着风口。我跟同事们一边把存在旁边商家的物资倒腾出来,安装、摆放,一边开着玩笑,“这天儿真够劲儿啊,我这一身高配的冬装让风打得透透的。”
检测时间定在早上七点半,没到七点,我们还在忙着拉警戒线时,空空的检验桌前已经排了两队人。大家在风里跺着脚,还有几个热心群众帮我们贴一米线。
七点半,检测车来了,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我看他们防护服里穿得并不臃肿,想必穿的也不多。队伍越排越长,我们检测点的人却只见增不见减,我们往返于队头队尾之间维持秩序,嘱咐群众保持距离、戴好口罩。队伍里不时有人问我们:“核酸检测的人哪来的,业务不行啊,这么慢。”我耐心地解释,把前面的情况介绍给大家,让大家能安心排队。理解万岁吧,排队的也不容易。
经过协调,我们的检测队伍很快转移到室内,有三面墙遮挡,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很多,一切顺利,皆大欢喜。
这期间,几个画面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队伍里有个小女孩,目测也就一年级左右吧,裹在大大的羽绒服里,乖乖地站在队伍中间,家长给她准备了折叠小凳子,孩子累了就坐一会儿,我看着她跟着队伍缓缓的往前移动着,阳光底下,她粉色的小兔帽子看起来特别可爱。
一个年轻姑娘找到我,询问是不是能让她七十多岁的奶奶先检测,老人家刚做的心脏支架,此时正坐在旁边的石墩子上呼呼地喘着粗气,她说让奶奶做上就行,自己一会儿重新排队。我告诉她老弱病残是可以优先检测的,不过我需要协调一下排队的人。我领着她们来到队伍前,跟排队的大姐说明了情况,大姐很爽快地答应了。老人家做完检测,大姐跟小姑娘说,“你也赶紧检了吧。”小姑娘说:“这都不好意思呢,没事,我把奶奶送回去重新排队就行。”大姐用强硬的态度说出了最暖的话,“别磨蹭了,你赶紧检测完送老人回去,天儿怪冷的,我们不差这一会儿。”
临近中午,人流高峰已经过去了,我们开始张罗着给工作人员订午饭,毕竟大家凌晨五点多吃的饭,一上午的高强度消耗,真吃不消啊。饭买回来了,去哪儿吃又成了问题,我们已经做好了窝在车里吃盒饭的准备,检测点儿对面饭店的老板娘热情地招呼我们,“你们吃饭就进来吃,不点餐也没事儿,你们都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必须支持。”说着话,老板娘麻利地给我们烧了热水,还赠了两个小菜。说实话,盒饭的味道真的不怎么样,不过这股暖和劲儿,却让这顿饭吃得格外舒心。
二百一十二
十一月五日。
不过几日,黑河疫情已经成为全国的焦点,增长之快让北安启动第三轮核酸检测工作势在必行。有了前两次核酸检测的经验,这一次的检测更高效、更有序。群众自觉按照一米线整齐排队,志愿者主动上岗,帮助包保单位服务群众,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慌乱、以至于我工作了一整天也没有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如果非要说些什么,我想说,经过了三次全民核酸检测,我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和成熟,也看到了大疫之下的人性和党性。
后记
十一月七日。
黑河疫情发生的第十二天。
今天有两个好消息特别让人振奋,一是昨天黑河的确诊病例数量回归个位,二是今天已经有两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这些好消息都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这些天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服从安排,居家办公,但我在想,我们平静安全的生活之下,有多少暗流汹涌,有多少凶险正近,有多少彻夜不眠的灯,有多少忘了回家的人……上一次疫情,我写过一篇文章《我不知道你的名字》,现在,我依然要向无名英雄们致敬,致敬你们点燃了希望之火,致敬你们无畏的负重前行。
愿黑河无恙,愿北安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