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市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先行市,让绿色成为嫩江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2020年,全域粮食播种面积超过980万亩、粮食总产实现32.5亿斤,生猪出栏33.2万头,力争走出一条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作为全省乃至全国产粮大市,嫩江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先行市,农业绿色发展做法先后多次在省、市作典型经验介绍,荣获“中国好粮油大豆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嫩江大豆”被评为全国农业绿色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
嫩江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完成10万亩黑土保护试点的同时,严格落实测土配方等综合性措施,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达90%,有机质含量提升3%。每年落实“三减”示范面积500万亩,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有效培肥地力。全面优化林业生态,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重点在秸秆还田上下功夫,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扎实推进资源化综合利用。
该市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受益人数连年递增,覆盖面不断扩大。通过“嫩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微信公众号有针对性地发布农作物品种介绍,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提高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建成农业互联网指挥调度中心并投入使用,完成园区观光路建设;对300亩园区总体规划为15个项目区,引进展示748个品种(品系),加强园区科普实验和示范工作。本着引进一批、示范一批、推广一批的原则,源源不断地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展示新项目、新品种,全市大豆、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
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该市加强综合执法,开展农机执法,加强渔政执法监管、农药市场监管、种子市场监管、畜牧执法。严厉打击“黑车非驾”和拖拉机违章现象,有效防范渔业事故发生,严格规范农药经营生产企业,维护全市种子市场秩序良好,深入开展以非洲猪瘟防控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
该市还不断优化服务保障,积蓄农业发展动能。探索农产品预期收益抵押贷款,将绿色种植耕地全部优先纳入农业保险范畴。实施农业部“保险+期货/期权”金融支农模式大豆价格保护项目试点,每斤大豆增收0.1元。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做大远东种业、富民种业等育种企业,提升现代农业综合服务能力,引入投资6.6亿元正在建设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项目,可满足全部涉农需求,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筹措力度,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