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嫩江由县变市,一字更换,一番谋划、一心发展。这个市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以“嫩江振兴崛起”为方向,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向市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嫩江市坚持把耕地优势、生态优势、标准化优势整合起来,加快推进农业强市建设。648.5万亩耕地全域实现绿色种植,农业绿色发展经验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粮食总产实现21.98亿斤,注册涉农商标253件,申报绿标认证113个,完成认证53个,总数达到78个。整体提升“嫩江大豆”等地理标志商标和“嫩江农科庄园”品牌知名度。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被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着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全市各类规模化标准养殖场达到114个,有效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市食品安全。
强化项目招引落地,产业格局日趋成熟。2019年,嫩江全市洽谈对接项目32个,落实招商项目21个,实际到位资金32.5亿元。推进全省和黑河市“百大项目”19个,开复工率94.7%,完成投资19.23亿元。把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工业发展优先方向,扩充小麦加工产业链,大豆加工向多品系拓展,绿色食品加工体系和加工能力日益完善提高。瞄准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投资27.2亿元的多宝山铜业二期项目实现日处理7万吨选矿能力,二道坎银多金属矿完成探矿权出让,广拓硅藻页岩深加工等矿产开发项目加快推进,红石砬水电站等有序推进。大型农产品流通市场、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到37家;地铁北站项目投入运营,年发货量突破320万吨、缴税3000万元;栗象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项目加快与第三方洽谈合作。工业示范基地正式更名为黑龙江嫩江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5.2亿元。
坚持城乡一体、区域协同,嫩江市积极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聚集发展打造基础平台。国道嫩双公路前进至嫩讷界段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1.95亿元,预计2020年10月交工;多铜矿区至省道加黑公路工程项目等道路或是交工验收、或是全部完工,均有序、有效推进。市政道路升级,垃圾处理项目开工,棚改项目持续有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村危房改造再接再厉,让百姓体验实在的发展成果。加快标准化、示范型社区建设,20个中心村文化广场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嫩江市生态活力不断释放。扎实开展秸秆禁烧离田工作,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绿化村屯53个,完成封山育林7000亩、人工造林5600亩,林辅用地还林13290亩。积极推进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专项治理,开展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认真落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连续27个防期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这个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抓住深化改革“牛鼻子”,完成年度重点改革任务43项。社会领域改革持续深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清赖行动”。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46.7亿元,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2.9%。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着重社会养老、义务教育、医疗等保障体系均衡发展,让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