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大特色产业为主、十大功能性农产品生产基地为辅,构建六大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孙吴县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先行县
记者日前在孙吴县沿江乡大桦树林子村、哈达彦村绿色种植示范区看到,这里麦田金黄、大豆开花、玉米抽穗结棒、水稻生机勃勃,一派喜人景象。孙吴县按照我市“全域创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总体部署,依据“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铺开”总体要求,科学规划设计符合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为科学规划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这个县确立三年总体创建目标和任务:全力打造黑河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先行县、创建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立以汉麻、食品大豆、安格斯牛“三大特色产业”为主,以水稻、玉米、小麦、杂粮杂豆、食用菌、北药、林果等为辅的“十大功能性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大豆、汉麻、水稻、玉米、林果、畜产品“六大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明确今年市、县两级试点单位创建目标和任务:沿江乡作为市级试点整乡推进,重点实施“1168”工程,即打造沿黑嘉公路一个绿色示范带、一个有机示范岛、六个绿色示范基地、八个标准化养殖场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目前,“一带一岛六基地”已全部按照绿色标准进行种植和管理,实施面积12.5万亩。八个标准化养殖场全部执行绿色养殖标准,特别是天成牧业重点推进安格斯牛、和牛养殖场和黑河马养殖场建设,发展高端畜牧产业。县级试点重点推进“21817”工程:沿江、向阳2个林场;沿江乡8个村及其他乡镇各一个村共18个村;桦林、哈屯、天之草、宏大等17家合作社和企业为基本单元开展试点示范。目前,试点单位建成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47个、40.85万亩,全县已获得认证的绿色种植面积18.4万亩,占全县总耕面积的10.5%;有机种植面积7100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0.4%;今年新申请绿色种植面积1万亩、有机认证面积2550亩。建成农业“三减”试验示范基地23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9万亩。建成省级标准化养殖场3个,安格斯牛存栏达到5000多头。雨露汉麻、食品大豆、寒地水稻、鲜食玉米、杂粮杂豆、北药浆果等成为引领全县农业绿色有机发展主打特色产业。
为确保绿色示范区创建取得实效,这个县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县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各乡镇和县直各涉农部门均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形成指挥有力、工作有序、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体系,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在服务和技术支撑、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方面精准发力,编制全县示范区创建三年扶持意见,编发示范区创建服务指导工作手册,设立扶持和奖励基金1500万元。依托中国农业大学、郑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和黑河大豆院士工作站,采取委托研究、合作共用、联合办班等方式,建立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制定50余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方标准,对购入种子、肥料、农药、饲料实施全程监督,对播、管、收和运输、储藏、加工、销售等环节实施跟踪指导和三级记录建档,确保试点单位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有章可循、规范生产。支持“长乐山”沙棘饮品、“国海”汉麻纺织品、北纬49“黑嫂子”杂粮杂豆、宏大“笨榨豆油”“昊北”香米、“江之稻”大米等地方品牌,创新营销方式,拓展营销渠道。支持北纬49、黑河山水、格润生物等企业发展电商经营,搭建“生态孙吴”电子商务平台。目前6家涉足电商的企业、合作社进驻,今年上半年,网上交易额实现3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