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内要闻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行业动态 新闻专题
边境旅贸 文体新闻 全市各地 生态黑河 时空黑河 市长热线 评 论
【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提醒广大市民,汛期将至,部分地段可能引发洪水及城镇内涝,请注意天气变化,加强自身保护,避让积水地段,远离低洼地带,不到江河边游泳游玩,严防发生溺水事件。近水村屯接到政府部门下发的群众转移通知时,请听从指挥及时转移。汛情信息关注权威媒体,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保持使用公勺公筷、不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 人人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疫苗接种你我他,守护家园靠大家。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黑河时政
逊克县走出农业转型升级新路子
//heihe.dbw.cn  2018-06-08 10:40:43

  立足高纬寒地、黑土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逊克县走出农业转型升级新路子

  逊克县立足高纬寒地、黑土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低碳城市试点、农业标准化质量示范区建设,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的重要突破口,截至2017年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178万亩,打造绿色种植示范基地20个,产品认证标识50个,走出了农业转型升级新路子。

  高位谋划,精心布局。坚持把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作为“一号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十项重点工作推进。制定了绿色有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全面实施“1476”计划,即依托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验示范载体功能,建立大豆良种繁育基地1个;推进农业“三减”技术、耕地轮作制度试点、智慧农业、秸秆还田4项重点工作;建立食用高蛋白大豆、强筋小麦、高赖氨酸玉米、江水稻、林下产品、有机蔬菜等绿色有机功能性农产品基地7个;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到60万亩。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场监管、农业等11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专项推进组,并将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考核机制。

  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以“互联网+农业”绿色高标准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主体培育,统一标准,强化监管,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依托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互联网+农业”绿色高标准示范基地15个,辐射带动全县种植大豆、小麦等绿色有机食品20万亩。抽调县农技推广中心、农业等部门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指导组,统筹负责示范基地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环节,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采集土壤样本1000份,测土配方施肥150万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120万亩。与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合作,建成“互联网+物联网”示范基地10个,对示范基地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可视化管理,并将土壤温度、湿度等指标信息录入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确保农产品可溯、可追踪、可查证。

  提升品质,叫响品牌。对全县农林山3大类86个分类166个品种的“三品一标”认证进行整合,绿色品种认证达到13个、有机认证达到37个,注册逊克大豆地理商标区域公用品牌,完成山药绿色标识和逊克南瓜地理商标申报工作,培育龙江高滩、石氏兄妹、黑嫂等一批叫得响、信得过的名优产品,加快释放品牌潜能。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合作,开展大豆、江水稻、强筋小麦等11种农产品营养检测分析。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推广应用中医农业技术,打造一批高品质绿色有机功能性农产品。

  找准定位,多点发力。立足绿色生态优势,紧盯消费市场需求,全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按照减玉米、稳定并适当增加水稻、增大豆杂粮、扩草蓿和果蔬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高蛋白大豆、强筋小麦、功能性江水稻种植,种植面积达到187万亩,北药种植面积8.14万亩,寒地浆果2465亩,食用菌栽培600万袋。不断扩大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生态养殖面积7.8万亩。多点发力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于淑鸿 姜春雷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吴岩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更多>>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
Copyright©2002-2006 HEIH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 黑河日报社 主办
黑河新闻网联系方式:0456-8223257 QQ:2730088696 E-mail: tym4673@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56-822321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