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文体新闻 边境旅贸 民生新闻 全市各地 俄罗斯信息 阅读俄罗斯
时空黑河 生态黑河 新闻纵深 新闻专题 黑河概览 国内要闻 国际热点 评 论 服 务 媒体看黑河
公益广告:
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已进驻黑龙江省,进驻时间为6月5日-7月4日,其间设立举报电话:0451-87701223,举报信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A300号邮政信箱,举报电子邮箱: hljshjb@163.com。督导组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20:00,主要受理黑龙江省涉黑涉恶问题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黑河时政
黑龙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heihe.dbw.cn  2015-11-23 09:17:00

  (八)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截至2014年,我们已连创粮食产量“十一连增”的佳绩,全国粮食第一大省的地位牢固确立,国家大粮仓为中国人的饭碗提供了最可靠的中国粮。

  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三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作为农业大省,我们抓紧抓紧再抓紧。

  怎样使现代农业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产业支撑?怎样发展现代农业?怎样实现从产粮大省到农业强省的新跨越?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任务,是典型示范的责任,也是先行先试的机遇。

  积极推进“五大创新”,坚持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释放了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三年的积淀,政策的动力传导到基层,化作了实力、活力、潜力。

  “高手在民间”,劳动人民首创精神,往往在不经意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鸭稻”“鹅玉米”犹如一个暗喻,象征了传统产业和现代新兴产业的融合,更比拟了种植结构与经营方式的创新。活跃在龙江大地上17万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是把农民合作经济发展与土地规模经营的愿景写实。

  调整种植结构牵动农业改革发展进程,事关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全局。往现代畜牧业上调、往绿色食品上调、往市场需求上调。思路清清楚楚,脚步扎扎实实。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产自黑龙江”成了好大米的代名词。2013年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上,浙江省一次协议购进300多万吨黑龙江大米。

  不负自然馈赠,不负农事辛劳。我们不仅种出了安全、种出了品质,还把延长产业链条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建设“大粮仓”、“大厨房”的目标越来越近。

  打造全国绿色有机食品第一大省的目标,我们既用功又用巧,“种的好还要卖的好”的前景可期。省委书记、省长也蛮拼的,他们当起了“龙江绿”的义务推销员。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乡村如何实现?我们以“百村示范千村达标”活动为载体,把龙江乡村规划好、建设好、美化好,为农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成千上万个美丽乡村“各美其美”,串起美丽龙江的珠链。

  城里人与农村人的无形壁垒,在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下得以突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镇化率,让我们更加关注“人的城镇化”,把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拴”在一起,让城镇化融入农区、林区的发展,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惬意栖息从诗情走向现实。

  (九)

  雄壮的“顺山倒”号子哪去了?堆满木材的贮木场哪去了?满载原木呼啸奔驰的森林小火车哪去了?

  它们已走进了历史。

  2014年4月1日,黑龙江森工总局向黑龙江省博物馆捐赠了林区各时期的采伐工具,这些工具永久入驻博物馆,也走进了历史。

  这一天,从黑龙江源头到汤旺河畔,从大兴安岭古莲林场,到小兴安岭南麓的马永顺林场,以商品材为目的的天然林采伐全面禁止。

  消失多年的东北虎,回来了;威虎山的山野菜,销往全国高端市场;双峰林场以“雪乡”为名片,用独特的风土人情书写“点雪成金”的传奇;小兴安岭怀抱中的伊春鹿鸣矿业,实现生产回水进行再利用,完全零排放;农业“三减”试验正在从农垦向全省铺开……

  这一天,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它们的出现年月日,但是我们知道,它们都代表着一种时代的开始。

  大小兴安岭的“封山令”终结了逾半个世纪采伐历史,将使中国北方最大森林屏障重获生机,六大水系主要发源地和涵养地从此“休养生息”,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有望恢复。

  从为新中国建设提供栋梁的“绿色宝库”,到过度采伐致使自然界亮起“黄牌警告”,到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谷底,到天保工程深入实施为林区点燃生机,再到全面禁伐,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一次次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而这一次,是一场伟大的告别。

  是的,心中有绿,才能为生态留白。

  201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雾霾让我们有了痛的体认。一时间,PM2.5指数、大气逆温效应等术语为大众熟知。“捍卫呼吸”!一场全民的共同行动自觉展开。随着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出台,哈尔滨向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开具了天价罚单,而如何给禁烧秸秆一个出路也成了全民讨论的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构建低碳循环的新型工业体系,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成为我们绿色发展之路的“绿色路标”。

  呵护这片森林,关爱这片沃土。生态文明之花,必将开遍龙江大地。

  (十)

  沃尔沃,“大庆造”。倒退三年,不可想象。

  沃尔沃,拉丁文语意是“滚滚向前”。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中,黑龙江车轮滚滚,一路向前。

  2013年9月26日,大庆创业纪念日,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后,大庆造沃尔沃整车进入商业运营时代,首款车在京上市。

  俄罗斯的巴库和美国的休斯敦,这两个著名的油城让大庆人鉴往知来。俄罗斯巴库,没能抓住油气资源枯竭前的转型期而“油尽城衰”;美国休斯顿通过转型升级获得重生,成为全球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沃尔沃在大庆安家,堪称资源型城市发展壮大接续产业的成功范例。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资源魔咒”理论,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并非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或地区增长得更慢。

  黑龙江是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在资源带来的中短期效益繁华褪去,曾经被遮掩的问题显露无遗时,转型,是我们躲不开、绕不过的坎。

  破除“资源魔咒”的机遇降临了。2013年11月,国务院正式实施《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黑龙江省11个城市列入名单,得到国家的扶持和引导。

  2014年,国家政策再次发力,国务院出台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对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四大煤城的“目标导向”布局更为具体,实施产业转型攻坚行动计划开启。

  既需要外界输血,又要自我造血,四大煤城在艰难的转身中重新自我审视、重新自我定义。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开新花”、在常规发展模式上“动手术”,坚持煤与非煤“两轮驱动”发展,实现产业特色化、多元化,促进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

  科技创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七台河引进项目,进一步拉长煤链条,推动煤炭循环经济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鹤岗生产的多种药品列入医保目录并进入北京、哈尔滨等城市医院;鸡西石墨产业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未来的鸡西将成为最具产业话语权的“中国石墨之都”……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是一个太过古老的传说故事。在当下,在龙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也许不需要涅磐,就已重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作者: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安静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 爱辉区大力发展黑龙江网箱养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