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擎驱动北疆振兴
——我市科技创新交出亮眼成绩单
“十四五”期间,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的殷切嘱托,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级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科技创新浪潮奔涌不息,在这片北疆热土上,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正为黑河锻造强劲发展引擎。
研发投入攀新高 创新主体成梯队
创新驱动发展,研发投入是源头活水。五年来,我市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和精准服务,激励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23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较2020年度同比增长129%,年均增长率达到31%;2024年,全市29家规上企业统计填报研发投入达到1.75亿元,研发投入规上企业数和研发投入额度均创历史新高。
我市持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力度,着力打造“小升高”“规转高”“高壮大”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建立高企培育库、创设“黑河新质贷”等措施推进我市科技企业量质齐升。截至2024年底,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发展到125家和51家,较2020年,分别增长346%和410%,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5%和50%,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7亿元,高企从业人数达到1600余人,带动地方重点产业发展作用显著提升。
成果转化显实效 关键技术获突破
哈工大现代农业研究院推动智能农机装备实验基地落户爱辉,中国首台全天候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成果在我市开展大田实验……我市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促进优质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年来,累计征集梳理发布各领域科技成果2000余项,路演科技成果160余项,认定登记技术交易合同266项,实现合同成交额10.2亿元,组织重点产业领域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9项,实现新增营收6亿元。多家科技型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建立技术开发或成果引进转化合作关系,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技术攻关能力持续提升。依托重点领域行业骨干企业联合省内高校院所实施省重大成果产业化、省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5项,预计总投入资金达9941万元,积极推动了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和重点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十四五”期间,“早熟高产高蛋白广适性大豆新品种金源55号选育与推广项目”等5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高寒冻土超大口径油气管道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通过率全省排名第一。
市校科技合作纵深推进。黑河市人民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点围绕自贸区制度创新、人才引育及技术转移转化深化合作,先后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及《深化市校合作协议》。双方共建了黑龙江红河谷汽车测试公司寒区交通智能化工作站等三个“头雁”团队工作站,以及冰雪交通安全预警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省内各大高校院所,共建各类创新平台19家,柔性引进各领域专家人才90余人。
政策服务全覆盖 对俄合作亮品牌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出台《黑河市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十四五”期间累计落实省市县三级创新奖补资金3563万元,惠及企业338家次。科技特派员“双向选择”机制打通服务末梢,实现65个乡镇、131个脱贫村屯全覆盖。三级特派员开展培训15.88万人次,建立示范基地385个,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超2000项次,带动农户增收4019.75万元。
对俄科技合作成果丰硕,依托中俄10余所高校院所举办大豆产业与科教研讨会等活动,2023—2025年中俄青少年科普文化交流活动连续入选全国科技活动周特色项目。“十四五”期间柔性引进外国专家134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