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孙吴县红旗乡以季节为尺、庭院为纸,挥毫泼墨绘就“一院四季图”的特色产业长卷。该乡通过创新“中药材+蔬菜”立体种植模式,将房前屋后的方寸土地成为增收致富园,让“院景”变“钱景”,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与农户持续增收的双向突破。
图为农民正在地里挖平贝(资料片)
春季药香盈院,平贝挖开“黄金季”。每年清明至夏至,正是平贝收获的季节。红旗乡独特的寒温带气候、寒地黑土、寒夜温差“三寒”优势,孕育出贝母素甲含量高出普通产区15%的优质平贝母,成为药商竞逐的“香饽饽”,红旗乡从2021年开始种植平贝,通过合作社的订单化运作,鲜品直供药企,创造出“一亩庭院三亩田”的效益,全乡春季优质平贝产量超20吨,单户庭院每亩年产鲜贝母1200-1500公斤,年收益达1.3万-1.7万元,为全年增收奠定了根基。
夏季绿浪叠翠,白菜套种“短平快”。平贝采收后,土地无缝衔接“换装”白菜。“长周期药材+短周期蔬菜”的套种模式,既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又显著提升土地产出。种植能手陈陆军介绍说,“这种套种方式可使土地利用率提升40%,综合效益提高35%。”乡政府通过商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庭院蔬菜专柜”,让夏季白菜销售额轻松破千,夏季庭院蔬菜销售额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速,“以短养长”的务实策略让土地产出效率明显提高。
秋季沃土蓄力,轮作守护“可持续”。九月翻耕季,发酵菌渣肥滋养土地,“平贝-白菜”三年轮作制开启土壤保护模式,科技赋能让“黑土地”焕发新生机。乡农技人员于红梅介绍说:“轮作既规避连作病害,又通过不同作物根系特性改良地力。”当地培育的优质平贝母种子因品质优良,售价比市场均价高出5%,远销全国多个药材产区。
冬季寒季升温,反季经营“巧掘金”。寒冬时节,平贝进入休眠期,庭院经济依然“热气腾腾”。利用地窖储存秋季预留的白菜,春节前后错峰上市,实现“冬闲变冬忙”。同时,乡政府还利用农闲,组织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走出去”,赴黑龙江盛邦药业有限公司、铁力市裕盛平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为来年生产注入“智慧动能”。
从“闲置地”到“聚宝盆”,从“冬闲人懒”到“四季生金”,红旗乡用“小庭院”做活了“大文章”。如今,全乡10余户示范户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庭院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
下一步,红旗乡将打造平贝母专业种植村,带动52户开发171亩平贝种植面积,让“四季常金”的庭院经济链进一步延伸,书写乡村振兴的“四季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