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机轰鸣声与铁锹铲土声交织,运料车碾过新铺的碎石路扬起阵阵尘土……盛夏时节,北安市二井镇侯家屯“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今年4月启动的这项民生工程,正以“劳动换报酬”的方式,为65户村民铺就致富坦途。
图为二井镇侯家屯“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
“哐当!哐当!”在120余名施工人员中,村民孙峰将模板精准嵌入路基缝隙。“在家门口修路每天能挣200多元,还跟着师傅学会了路面浇筑技术。”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珠笑道,“等这条路修好,以后出去打工也能多挣一份钱。”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53万元,其中330万元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新建3751米混凝土道路,预计发放116万元劳务报酬,带动低收入群体增收。
“过去这条路坡陡弯急,遇到雨天泥泞不堪,运饲料的货车经常打滑。”二井镇三级主任科员闫忠杰指着施工图纸介绍,作为农养结合村,侯家屯的蛋鸡、肉牛养殖产业因交通瓶颈难以扩大规模。为破解难题,镇政府经3轮村民座谈、5次部门对接,成功将“修路需求”转化为“以工代赈”项目。如今,蜿蜒的路基已初具雏形,预计4个月后实现全村道路硬化率100%。
“项目不仅是修路,更是为乡村振兴筑基。”北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王琦介绍说,今年北安计划实施8个“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超3300万元,目前已有4个项目开工建设。“通过‘工程建设+就业增收’模式,我们既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又让群众在参与中提升技能、收获尊严,真正实现‘赈’在当下、‘兴’在长远。”
“以工代赈”不仅是修路架桥,更是民生温度的传递。随着项目推进,蜿蜒的混凝土道路正逐步替代泥泞村道,成为串联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路通了,农产品运得出去,游客也愿意来了。”望着施工中的道路,村支书满怀憧憬,“未来我们计划发展乡村旅游,让这条路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路、致富路。”这一模式也为北安市乡村建设提供范本,更多“以工代赈”项目正在北安有序推进,持续释放惠民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