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内要闻 黑河时政 社会新闻 民生新闻 行业动态 新闻专题
边境旅贸 文体新闻 全市各地 生态黑河 时空黑河 理 论 评 论
垃圾分类齐参与,美丽黑河共受益。 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家家践行绿色生活。践行垃圾分类,守护绿水青山。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富国强兵,国之要务! 开放不忘警钟长鸣,发展更须强边固防! 常怀报国之志为民为中华,常思武备兵事强军强国家! 致富不忘国防,和平不忘忧患! 全民动员,同筑禁毒防线,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社会 。 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燃气安全系万家,安全使用莫违规。 安全用气不离人,保证通风常换气 。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黑河新闻网  >  全市各地
文明利民村 满目幸福景
//heihe.dbw.cn  2025-07-14 10:36:07

  走进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利民村,三五成群的老人在文化广场上踏歌起舞,孩子们在广场嬉戏追逐,村民们在农家书屋安静阅读,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生机勃勃的气息。

  近年来,利民村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基层治理创新、培育时代文明新风、繁荣文化服务阵地,实现了精神文明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今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利民村荣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特色产业旺起来

利民村大棚种植户在抢收二茬香菜

  利民村立足资源禀赋,以“菜园经济”为突破口,将闲置大棚、废弃宅基地二次利用,点燃了“菜园经济”的星星之火。通过“合作社+小菜园”运营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络,152栋现代化大棚拔地而起,1200亩蔬菜订单落地生金,预计年产值达1800万元,户均增收1.5万元,并辐射带动周边村屯共计2000亩。

环境乡风美起来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村里组建48人的环境整治专班实施道路硬化、景观打造等工程。到目前为止,共计硬化道路1227米、硬化边沟3890米,安装栅栏1600米,打造300米长的党建一条街,修建流水桥98座,栽植花卉苗木超19万株,建成6.6亩生态景观带,实现了“绿覆美”到“绿富美”的蝶变。同时,通过村规民约立规矩、道德评议会树典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送服务,开展“最美家庭”评选、爱心帮扶活动,让文明乡风浸润心田,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基层治理活起来

村民闲暇时在农家书屋阅读(资料片)

  该村创新构建“党建+网格”基层治理体系,设立特色“说事室”,8名网格员化身“民情哨兵”,通过150余次入户走访,建立起“收集-汇总-销号”闭环机制,累计化解土地纠纷、房屋修缮等矛盾47起,解决民生诉求65件。创新推出“积分存折”,激发自治活力,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敬老助残等志愿服务可获积分兑换生活物资。在网格长带头示范下,300余名村民主动加入治理队伍,累计兑换礼品110余次,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的善治格局。

文化服务暖起来

  利民村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整合文明实践站资源,设立十余个“一站式”服务岗,结合18项“小微权力”清单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践行“惠民利民”初心。举办东北特色“独角戏”“二人转”及歌舞活动20余场,惠及群众超2000人次。“在家门口就能看这么精彩的演出,咱这乡村生活真是越过越有滋味了!”村民张阿姨由衷感叹。“百姓舞台”家门口开演,公益培训、民俗活动轮番登场,文化服务既有“烟火气”又有“文艺范”,切实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点亮百姓幸福生活。

  

 
作者:林松涛 张 淼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吴岩
黑河时政 更多>>
相关新闻 更多>>
· 【清凉夏日·避暑黑河】五大连池清凉火山游热度攀升
· 【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忠诚党的事业 躬耕党校教育
· 北安市冷水鱼产业蓬勃发展
· 五大连池市新发镇矿泉鸭养殖渐成产业
点击排行  
黑河时政 更多>>
影音黑河 更多>>
Copyright©2002-2006 HEIHE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 黑河日报社 主办
黑河新闻网联系方式:0456-8223257 QQ:2730088696 E-mail: tym4673@126.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56-822321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