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共同发力,推进全市1—5月经济稳步回升、持续向好。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4%,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32.3%,实际利用内资增长4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全省排名分别为第1、第2、第4、第5和第6位。
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春耕生产全面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27.8万亩。设施农业持续发力,全市新建棚室36栋、新增小菜园面积800亩。畜牧生产保持增长,北安温氏家庭牧场复养、正大康牧种猪养殖项目建成投产,嫩江寒鹅孵化基地建成、孙吴“黑尊牛”等高端畜产品增速较快。林业经济发展加快,全市木材采伐1.18万立方米、野生山产品采集2.4万吨。渔业产量大幅提升,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159吨,同比增长43.6%。
工业经济快速回升
重点企业产能稳定,多宝山铜业、洛克矿业等重点企业生产经营良好,产值增加5.1亿元,拉动全市产值增长5.5个百分点。煤炭企业全力生产,6户煤炭企业产值增加3.3亿元。新入规企业拉动作用增强,依唯科生物技术、林猪食品订单增加;中广核新能源五大连池有限公司已于6月19日达规入统。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
从行业来看,三次产业均大幅增长。一、二、三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3%、19.6%和52.3%。三产合计正向拉动全市指标20.4个百分点。从新开工项目看,本年新开工项目数量、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54.9%、120.3%。从主要支撑看,全市基础设施项目同比增长83.5%,开复工项目104个,同比增长42.5%。从省重点产业项目看,省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率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完成投资率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省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均列全省第3位。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汽车以旧换新申请补贴资金超2600万元,带动消费超2亿元。家电以旧换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带动销售额超8000万元,拉动消费提升6.34倍。推出“生态边城乐享钜惠”主题消费季,投入促消费资金2200万元,开展促消费活动50余场,拉动消费3.2亿元。
对外贸易提质增效
全市外贸规模持续提升,进口、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1.6%和29%。进出口结构继续优化,进口方面主要仍以天然气为主;出口方面呈现多点开花,机电产品、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钢材同比都均有增长。跨境电商成为新增长点,全市跨境电商实现进出口交易额6.5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8%。
财政收入增速稳定
积极开展工业转型升级、自贸片区税源建设等专项行动,深挖重点领域税源潜力,加大对采矿、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的税收征缴力度,确保应收尽收。抓好一次性非税项目和罚没收入征缴,依法依规组织非税收入。1—5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