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爱辉区多部门协同发力,积极强化责任担当、完善救灾物资管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多措并举全力提升防汛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安全平稳度汛。
防汛责任落实到位。组织召开爱辉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全体会议,安排部署全区防汛工作。制发工作要点分解表、印发方案、制定机制,调整防指、乡镇、水库、堤防、山洪村屯等各级责任人295人,通过组织召开培训会议,提升全区各级责任人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预”措施覆盖到位。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落实,建立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汛前对全区65个监测站点进行全覆盖检验复核,与呼玛县、孙吴县签订上下游防汛信息共享协议书,切实提升区域防汛抗旱整体能力。修订抗旱、凌汛、防山洪等预案和主汛期度汛方案59个,更新沿江村屯、山洪村屯转移安置方案60个。启动山洪灾害防御“一对一”机制,指派5名包保重点山洪村屯科级干部,督促指导完成重点山洪村屯夜间转移避险演练,以点带面提升基层防汛能力。
人员物资准备到位。调整防汛抢险队伍74支3158人,与爱辉区森林消防大队签订防汛信息共享协议书,加强军地协同联防联动。坚持物资超需求保障、按需求投入,通过物资库集中储备、前置分散性储备和砂石料场确定等多种方式储备价值1000余万元防汛物资,确定15处砂石料场。组织34个防山洪村屯绘制区域风险图,发放明白卡、宣传单,为全区89个行政村、1个居民点、3个水库配备卫星电话并开展培训。每个小型水库与挖掘机、装载机等特种设备持有人建立联动机制,确保机械随时可用。
风险隐患整治到位。全区各乡镇、农场、街道、防指成员单位开展自检自查,形成自查报告27份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查补短板弱项。派出督导检查组先后两轮对乡镇、农场、水库、防山洪村屯等重点部位的责任落实、预案预演、物资队伍等方面开展严督实导,排查整改隐患问题45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