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棍舞闪耀中俄紫金之夜舞台
——访绥化学院青年舞团
“真没想到咱黑土地上的‘老宝贝’这么受欢迎!”绥化学院青年舞团的同学们听到晋级的消息,激动得尖叫起来。7月5日晚,中俄紫金之夜舞蹈大赛的周赛现场华灯璀璨,绥化学院青年舞团携原创作品《节日欢歌》激情表演,欢快热烈的舞蹈点燃整场氛围。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的艺术表达,该舞团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比赛结束后,记者对这支舞团进行了采访。
“这支舞蹈根植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棍舞’,也是学院的一个特色,曾多次参加表演,但参加中俄国际性的舞蹈比赛还是第一次。”指导老师李清洁说,“学校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将花棍舞带进课堂,专门请来非遗老艺人当‘技术指导’,对舞蹈的创作编排进行指导。”舞蹈《节日欢歌》曾参加《非遗里的中国》节目的录制,在设计、编排上突出传统风格的同时,还进行了创新融合。
对于参演的16名学生而言,此次中俄紫金之夜舞蹈大赛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大二学生陆旭稳顶着两个发髻,化身“小福娃”,表演现场舞起花棍虎虎生风。“我和队友们练习了一年花棍,现在耍得贼溜,全妆一扮,音乐一响,感觉就对了!”队友梁梓璇坦言掌握花棍技法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传承人悉心指导技法,老师反复纠正动作,队友们反复打磨锤炼,才能掌握熟练。“过了动作一大难关,越深入练习越觉其趣味无穷。”
李清洁说,此次赛事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尤其是俄罗斯舞蹈团体的专业素养,全情投入的排练态度与始终在线的舞台状态都值得我们学习。比赛中的即兴表演环节,表演者巧妙运用俄罗斯方巾道具,以“小猫争鼠”的趣味叙事结合扎实的舞蹈功底,赢得满堂喝彩。
“虽然和其他多种舞种同场竞技,但是我们对自己的舞蹈也非常有信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展望决赛,师生们满怀期待:“我们将全力以赴呈现最佳状态,更珍视这次学习与开拓视野的良机,让非遗之花在创新中绽放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