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打破传统人才工作思维定式,立足边境地区发展实际,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三翼”,统筹谋划、系统推进。通过聚焦“党建引领聚才、机制创新引才、产教融合育才、生态优化留才”四大方向,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生态体系,有效破解边境地区“引才难、育才慢、留才弱”的瓶颈问题,为边境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爱辉经验”。
以党建统领构建“大人才”格局。爱辉区将人才工作纳入“321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布局,以“党建链”串起“教育链、科技链、产业链”。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四个体系”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强边兴教”计划,统筹农村教师向城区流动;依托重点企业,打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人才需求与产业升级精准对接。召开人才工作专项会议,解决寒地试车技术攻关、地理信息库建设等“卡脖子”问题。
以机制创新打造多元引才“强磁场”。该区探索多元引才模式,构建“线上+线下”“刚性+柔性”立体化招引体系。创新“一站式”引才机制,招引大批学历高、素质优的高校毕业生。搭建“智慧大脑”柔性合作平台,与南京农大、哈工大等10余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致域外人才一封信》等情感纽带,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
以产教融合培育实用型人才“蓄水池”。爱辉区坚持“产业导向、精准育才”,构建“基地+项目+导师”三位一体培育体系。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全年举办高素质农民、电商技能等特色培训班;建立全省“首个”县区级煤炭产业实习实践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培养采矿工程、机械制造等专业技能人才;打造“非遗人才孵化室”“非遗人才培养车间”,开发“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系列课程,培育本土青年非遗传承人;实施“银龄讲学”“名校优生”计划,通过“师徒结对”“名校跟岗”等方式,构建“头雁领航、强雁带动、新雁成长”的人才成长梯队。
以生态优化营造近悦远来“生态圈”。该区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打造“政策+生活+发展”三维服务体系。在政策保障上,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出台人才新政,提供购房优惠,新建青年人才公寓。在生活服务上,推出“爱辉人才一卡通”人才专属权益;举办冰雪嘉年华、青年人才联谊等活动。在发展平台上,建立“人才磁场公园”“爱辉人才林”等标志性载体,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支持青年人才在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一线岗位挂职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