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特色 上规模 创品牌
嫩江市伊拉哈镇走出特色品牌发展路
嫩江市伊拉哈镇凭借水草丰美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鹅产业,通过现代孵化技术培育鹅苗,走出了一条“抓特色、上规模、创品牌”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我们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全力主攻鹅养殖产业。短短几年,养殖量实现了‘三级跳’,出栏量从2022年的4.8万只迅速增长到2024年的23.5万只,预计2025年将突破50万只,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经济效益呈指数级增长。”伊拉哈镇镇长付朕萍介绍道。
为推动鹅产业规模化发展,伊拉哈镇鼓励引导养殖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实施“小规模、大群体”模式,成功培育98户专业“鹅管家”,带动养殖主体规模裂变至413户,增幅达415%,构建起覆盖全镇的养殖网络。同时,创新推行“政府+合作社+农户”联动模式,就业岗位不断增加,走出一条产业富民新路径。
2024年,伊拉哈镇成立嫩江市寒鹅孵化基地有限责任公司,打造“孵化—养殖—销售”一体化产业链,让农户通过参与养殖和就业融入其中。该项目占地3.5万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建设2000平方米孵化室及脱温室。今年3月,一期项目正式投产,凭借高效稳定的孵化技术,年孵化量可达150万只,年产值1800万元,有力带动周边养殖主体协同发展,推动鹅产业向规模化、市场化迈进。
为拓宽市场,伊拉哈镇积极宣传推介,推出订购优惠政策,首批订购量达70万只,与30余家客户建立长期供应关系。同时,与电商企业联合,成功开拓哈尔滨以北及内蒙古市场。
寒鹅孵化基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许天才对鹅产业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投资2000万元推动二期项目建设运营,构建‘种鹅繁育—鹅雏孵化—生态养殖’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条,实现‘自产—自孵—自养’闭环,预计年供种蛋近160万枚,致力于打造齐齐哈尔以北最大的鹅雏供应基地。”
伊拉哈镇通过发展鹅产业,不仅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更让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奏响一曲新时代的乡村“向天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