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时代使命
谱写边境城市国家安全新篇章
黑河市委社会工作部 王英男
在祖国壮丽的版图上,黑河犹如镶嵌在国境线上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守护山河安宁、拱卫万家灯火的神圣职责。作为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黑河市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将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在守边固防中彰显忠诚,在改革发展中淬炼初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立体化安全屏障,为国家安全大局注入强劲动能。
一、铸就国防安全钢铁长城,守牢国家主权生命线
黑河市始终将筑牢国防安全屏障作为首要政治责任,以“国之大者”的胸怀践行戍边使命。通过构建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体系,深化科技赋能边境管理,推动传统巡防向智能化、立体化防控转型,实现“一线守牢、二线管住、全域联动”的精准管控格局。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凝聚起“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全民护边共识,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强堡垒。在新时代强边固防实践中,黑河市以如磐信念织密安全网络,用忠诚担当铸就钢铁长城,让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边疆落地生根。
二、深耕粮食安全战略根基,端牢国家发展“金饭碗”
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黑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殷切嘱托,把粮食稳产保供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立足区位禀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导向,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以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为抓手,深化良种、良田、良技、良机、良制“五良”有机融合发展,促进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将广袤黑土地转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粮仓”。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生产、储备、流通全链条安全保障体系,在守护“大国粮仓”中展现边境担当,让“中国饭碗”盛满优质粮、放心粮。
三、绘就生态安全绿色画卷,守护永续发展生命线
黑河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组织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了大气环境“黑河蓝”、水质改善“龙江清”、土壤防治“黑土沃”的显著成效。严格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推动生态屏障建设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在界江治理、森林保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构建跨区域联防联治体系,以制度创新破解生态治理难题,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边疆最亮丽的发展底色,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四、构建能源安全多元格局,畅通国家命脉“大动脉”
立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需求,黑河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统筹传统能源安全保障与新能源开发利用。北起黑河南至上海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每年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通过完善跨境能源通道智能监测体系、健全能源储备应急机制,确保能源输送安全高效;积极布局清洁能源产业,推动风光水电多能互补,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践中,既做好能源通道“守护者”,更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边疆智慧。
五、锻造产业安全韧性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黑河市坚持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为经济安全的核心,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沿边开发开放,创新跨境合作模式,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提升产业链韧性,让边境经济既充满开放活力又具备风险抵御能力,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六、凝聚全域安全治理合力,构建边疆善治新范式
黑河市深刻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创新构建“大安全”治理格局。通过法治护边、文化戍边、科技强边多维发力,将国家安全融入城市规划、社会治理、民生建设各领域。打造智慧化城市管理体系,推动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凝聚起“共守边疆、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这种全域统筹、系统推进的治理实践,让安全发展成为边疆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河市将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持续筑牢国家“五大安全”防线。在党的旗帜引领下,百万边城儿女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书写边疆安全与发展的时代答卷,让绵延千里的边境线成为护卫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彰显大国风范的壮美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