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辉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成果,探索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路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围绕统筹谋划抓创建。成立领导机构、工作专班,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将创建工作纳入“一城两地三区”规划,与全区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运用“四个体系”闭环管理,通过周例会、月调度、定期督导,压实领导小组、民族部门和成员单位的责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统战部门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各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
围绕凝心铸魂抓创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创立“家国·瑷珲”边疆特色文化品牌,创作《额德木齐莫日根》《巈屋》《鄂伦春史话》等文化精品,打造“一圈两廊”长廊带、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建成小乌斯力满族记忆馆、新生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40个,连年举办古伦木沓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全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百花盛开、美美与共。
围绕培树典型抓创建。积极开展“十进+”活动,把培树典型、表彰先进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的重要抓手,重点培育新生乡、瑷珲镇、长海社区、实验小学等单位,形成示范引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爱辉区连续四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涌现出省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个、模范集体5个、模范个人6个,全域创建的工作质效显著提升。
围绕经济发展抓创建。抢抓国家大力实施固边兴边富民、沿边开发开放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图书馆等23个民生项目落实落地,连续4年获得国家7亿元资金支持,进一步搭建边境县兴边富民行动经验交流的平台。支持民族乡村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三年来,累计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03亿元,实施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88个,全力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让各族群众“口袋”富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