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培训会暨“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座谈会上,嫩江经济开发区作为改革先锋代表,围绕“管委会+公司”的创新实践作典型经验分享,为全省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嫩江样板”。
2022年以来,嫩江经开区在黑河地区率先启动“管委会+公司”改革。组建15人的专业化团队并成立开发区国投公司,利用6.5亿元注册资本金,构建“管委会统筹管理+公司市场化运作”新机制。改革后,管委会聚焦规划引领、政策制定等行政职能,开发区国投公司专注园区开发、资本运作等市场业务,实现了行政效能提升与市场活力激发的“双轮驱动”,成功打造出高寒地区产业发展的“热经济”模式。
嫩江开发区国投公司以专业化运作助推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将嫩江经开区项目审批周期压缩50%,实现“当年申请、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效”。重点推进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产业园(启动区)、嫩江北鹅产业园、嫩江农谷产业示范园、中食世纪产业园四个“园中园”建设,形成“一区多园”特色产业集群。探索“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组合拳形式,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闲置资产57万平方米,成功引进鹅屠宰加工、中食世纪等优质项目,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年产值超10亿元的经济增长极。
“管委会+公司”改革实施以来,嫩江开发区国投公司注册资本金由1亿元涨至6.5亿元,增长550%,构建起了“财政注资+银行贷款+专项债券+社会资本”的多元融资体系。目前公司财政实物和现金注资到位2.49亿元,获得银行政策性贷款3.7亿元,申报专项债券14.9亿元,预计撬动社会资本超60亿元;累计实现营收3000万元,经开区营业收入年均增长79%,2024年突破41.15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1%。
接下来,嫩江经开区将继续深化“三化”改革,推进运营模式市场化,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强化服务平台化,打造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体系;实现资源资本化,创新“产业+金融”发展模式,力争2025年园区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为全省经开区改革贡献更多“嫩江经验”。
|